近日,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黑鹳监测团队在河南省洛阳市伏牛山段崖壁上发现一处黑鹳巢穴,并繁殖了3只雏鸟,这也是洛阳市首次发现黑鹳繁殖记录,这对于黑鹳迁徙与繁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介绍,每年3—4月黑鹳多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峭壁上,黑鹳亲鸟会轮流外出觅食,捕捉小鱼、蛙类等为雏鸟提供充足的食物,在雏鸟成长过程中还会传授其捕食和生存技能。黑鹳雏鸟作为晚成性鸟类,在70日龄左右时就可具备飞行能力,75日龄左右可随亲鸟到河湖岸边或河漫滩上觅食。
据了解,黑鹳因数量稀少,被誉为“鸟中大熊猫”黑鹳,是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全世界仅存3000多只。一般栖息于河渠、溪流、湖泊、沼泽和草地,多在水边浅水处觅食。
(总台记者 王涛 李恩浩 樊兵山)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