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丽江特殊教育学校采访时,只见杨鎏俯下身子,温柔地与孩子们互动游戏。欢声笑语在校园里回荡,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一刻,仿佛所有的障碍都被爱与欢乐化解。
杨鎏(左一)在指导学生理发。(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作为丽江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特教老师,杨鎏努力用爱和坚持敲开“折翼天使”的心门,积极探索,用差异化的方法教授学生基本知识、生活技能。“我早已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我愿意陪着他们一起慢慢成长,一步一步静待花开。”杨鎏如是说。
从事特教工作5年以来,杨鎏始终秉持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她手把手教孩子们练习写字,一笔一画,饱含着期望;生活中,她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努力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孩子们取得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会让杨鎏倍感欣慰。
在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中,有的存在学习障碍问题,有的患有孤独症,还有的患有多重身体残疾……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和技能困难很多,这让刚刚步入特教工作岗位的杨鎏感到着急、迷茫。“当好一名特殊教育老师真的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我重新找到个人定位,及时调整传授知识的方法和自己在教书育人中的心态。”杨鎏说。
让杨鎏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大班的学生带给她的回忆:记得2020年的中秋节,有爱心人士给学校捐赠了水果和月饼,每位学生都拿到了一份水果和一个纳西月饼。放假的前一天是杨鎏值班,她陪伴着还没有回家的孩子。深夜,有一位同学的家长从华坪赶来,穿着很朴素,裤腿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的凉鞋有一只还断了。看到爸爸来了,那个孩子非常开心,打开书包,小心翼翼地把月饼捧起来,双手递给他的爸爸。这个动人的画面,让杨鎏记忆犹新。“现在那位学生已经高三,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每次看到他我都会想起这件事。觉得这些孩子似乎被遗忘在时间之外,拥有不染尘世的纯真,他们的笑脸永远都是那么纯净、灿烂……希望社会对这些特殊人群多一些善意。”杨鎏说。
杨鎏在给孩子梳理头发。(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2022年,杨鎏接手了一年级“培智班”。这个班级的学生障碍类型多样,有孤独症患者、智力障碍儿童、发育迟缓的孩子,还有脑瘫患儿,且新入学的他们自理能力极差。在日常中,杨鎏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像妈妈一样,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帮他们梳理头发、洗手、擦鼻涕、上厕所,教住校生洗衣服、洗澡、整理床铺,甚至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置文具和玩具,全方位关怀着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面对班级里不同障碍程度的孩子,杨鎏秉持个性化教育理念,为不同的学生制定符合其发展的教学目标。在班级其他老师的配合和帮助下,孩子们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曾经抗拒上学的孩子,如今能主动走进教室,还会热情地和老师打招呼;患有孤独症、以前每节课都坐不住的孩子,现在能安静地在课堂上学习;发育迟缓连名字都说不利索的孩子,也能逐渐说出完整的句子。杨鎏用超乎常人的耐心、细心、爱心与责任心,为这些“折翼天使”推开了通往希望的 “另一扇窗”,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看到了更多的光明与可能。
记者/赵庆祖责编/李映芳
原标题:为折翼天使护航:丽江特教老师杨鎏的无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