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冰火
一场持续15年的土地纠纷,在2025年彻底撕破脸皮。
5月14日,怡球资源(601388)公告称,公司位于太仓港的209亩工业用地被政府强制收回,但企业表示“补偿不公”,决定起诉维权。
这场拉锯战背后,既有3519万元原价补偿与市场价上亿元的价差争议,也有“谁该为土地闲置负责”的互撕。
一、15年“晒太阳”土地终被收回
2010年,怡球资源以3519万元拿下太仓港经开区一块209亩的工业用地,计划投建“异地扩建年产27.36万吨废铝循环再生铸造铝合金锭项目”。
但土地到手后因种种原因,陷入长期“晒太阳”状态,直到2024年,当地政府开始发难:
2024年8月:太仓港经开区管委会发函,要求怡球资源在9月9日前交回土地证,理由是“配合区域招商引资”;
2024年12月:管委会提出按土地原值补偿3519万元,但怡球资源拒绝接受;
2025年1月:太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下发《收回土地使用权决定书》;
2025年5月:苏州市政府行政复议维持原决定,争议进入法律诉讼倒计时。
二、谁该为土地闲置“背锅”?
按原计划,这块位于太仓市港区协鑫东路以北、六里塘以东的地块将被投入到“年产27.36万吨的废铝循环再生铸造铝合金锭项目”的建设中,该项目也是怡球资源2012年A股上市募资的主要标的之一。
企业甩锅政府:怡球资源在公告中表示,规划调整导致地块周边道路、水电等配套长期未兑现,无法满足建厂条件;
政府反怼企业:2015年,怡球资源已经去马来西亚建厂了,跟我们这个项目是一模一样的,那我们就不能再给(地)了。
尽管土地收回已成定局,但双方僵持不下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经济赔偿。政府提出的补偿方案仅覆盖土地原值3519万元,但怡球资源认为“明显低估土地价值”。
2024年12月,怡球资源在互动平台上表述,根据公司调查和第三方评估公司的评估结果,政府计划收回的土地周边地块的平均价格大约在每亩70~80万元。
相比之下,2010年公司购买土地时的平均价格仅每亩约16万元。若按最低70万元/亩计算,209亩土地当前价值约1.46亿元,差价超过1个亿。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