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欣然
央行进一步加码“宽货币”操作。
5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5月23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
5月15日,MLF到期规模为1250亿元。由此,5月MLF操作将实现净投放3750亿元,为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释放出数量型工具持续发力、稳增长导向增强的信号。
MLF超额续作呵护市场流动性
本次MLF操作之所以受到关注,在于本月15日降准落地释放万亿元流动性之后,央行仍然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加量续作。
关于超额续作MLF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首先,4月以来外部环境波动加剧,国内实施了超常规逆周期调节。5月7日,央行等部门推出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全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5月降准后,MLF继续大额加量续作,显示数量型政策工具在持续发力。这会进一步增加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增加实体经济信贷融资的可获得性。其次,5月MLF大额加量续作,也可能意味着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将再度缩量续作,以满足商业银行对央行融资工具需求的结构性调整。
“虽然5月贸易争端降温,但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国内稳增长政策还不能松劲。我们判断,综合当月降准及央行各类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操作,5月中长期流动性将处于大额净投放状态。这将为后期新投放信贷、新增社融提供重要支撑。接下来将出现一个‘宽信用’过程,存量社融和M2增速有望持续走高。”王青说。
从资金利率表现看,降准操作下,市场流动性已持续改善。截至5月22日收盘,银行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DR007)报1.566%,较前一交易日下行0.49个基点;隔夜资金利率(DR001)盘中最低下探至1.46%左右,显示市场流动性宽松态势不变。
资金面收紧概率低
在前期降准及MLF超额续作支撑下,市场预计央行短期内不会显著收紧流动性,1.5%的资金利率或仍为未来阶段的稳定中枢。
一位宏观研究员表示,5月23日为本轮税期走款首日,叠加本月为缴税大月以及政府债净缴款582亿元,市场预期流动性缺口或将阶段性放大,资金面波动可能加剧,成为影响债市短期走势的核心变量。但是,在4月实体信贷投放边际走弱,且当前人民币汇率亦面临阶段性升值压力,以及前期实施降准和实施MLF超额续作的背景下,预计央行短期内明显收紧流动性、大幅推升资金利率的可能性不高。
政策端也传递出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的信号。近期,央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引导MLF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基本定位,形成与其他工具各有侧重、又共同维护流动性充裕的立体工具架构,更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还提到,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
华创证券投顾部表示,5月下旬以来,资金利率持续回落,现已再度跌破1.5%,对中短端利率债形成支撑。然而,市场观察到,1.5%下方大行融出资金意愿趋于谨慎,显示当前利率水平或已触及政策容忍底线,政策或不希望流动性过度宽松。1.5%可能仍是未来一段时间资金利率的政策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