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今南非地区建立开普殖民地,揭开南非殖民史序幕。18世纪末,开普殖民地被英国接管后,荷兰殖民者后裔布尔人一路北上,与科萨、祖鲁等黑人族群发生激烈冲突,通过威逼利诱获取新的殖民地,建立布尔共和国。20世纪初,英国通过吞并布尔共和国统一南非,成立南非联邦。
对南非土地觊觎已久的白人政府1913年通过《原住民土地法案》,将黑人限制在仅占全国土地7%的“保留地”内,禁止他们在区域外购买或租赁土地。大量黑人被迫迁移至贫瘠的土地上,而仅占南非总人口15%的白人占据了超过87%的土地。这一法案为南非的社会矛盾埋下了祸根。
1948年,南非国民党上台后开始推行种族隔离制度,进一步剥夺黑人土地,限制其住房、就业、教育等权利。在“班图斯坦制度”下,黑人失去公民身份,被赶入10个专门划定的“班图斯坦(黑人家园)”,生存空间进一步受挤压。
种族隔离制度盛行时期,南非于1975年颁布《土地征用法案》,规定政府可遵循“自愿买卖”原则征用土地。白人的土地所有权受到保护,并很快利用自身土地发展起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及其他产业,获取巨额经济利益。此后,南非的白人农场商业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黑人聚居地则经济落后,两者形成鲜明反差。大量黑人陷入贫困,沦为服务于白人农场、矿业和日常生活的廉价劳动力。
1994年,南非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领袖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非国大政府颁布《土地归还法案》,试图通过土地归还和重新分配纠正历史不公,并在世界银行建议和支持下提出到2000年“将白人占有耕地的30%转移给黑人农民”。这一任务至今未能完成。
《土地归还法案》遭到白人农场主强烈抵制。非国大政府只得继续遵循“自愿买卖”原则,从白人农场主手中购地,分配给需要的黑人农民。由于政府经济实力有限以及白人农场主漫天要价,土地归还进展缓慢、问题不断。由于多年地少人多,许多黑人缺乏经验和技术,重获土地后经营不善,导致大片土地荒废。有数据显示,2007年,南非由农产品出口大国转为粮食净进口国,全国近五分之一人口面临饥饿。
到2018年,白人控制土地的局面仍无明显改观。据报道,占南非全国人口8%的白人仍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农田,平均收入是黑人的至少三倍。贫富差距使得黑人与白人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多省出现暴力抢夺农场主土地事件。
非国大政府意识到解决土地问题的紧迫性,2018年拉马福萨上任后提出修改宪法第25条以推动土地改革。南非宪法第25条规定,不得随意剥夺公民私有财产,没收财产只能服务于公共目的且须予以赔偿。该法条也被视为南非推动土地改革、打破经济困局的制度障碍。然而,相关修正案历时三年准备也未能获得国民议会通过。
2020年,非国大政府起草新《征用法案》,寻求在现行宪法框架下以普通立法形式推进土改。新法案2024年3月走完程序,由拉马福萨于今年1月签署生效。《征用法案》允许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以“零补偿”征收土地,这一规定触发利益群体强烈不满。
南非律师兼土地问题专家恩古库亚托比认为,《征用法案》是简化政府获取公共利益所需土地的必要立法,“零补偿”情况仅会在极特殊情况下发生,例如征收无人使用或对公众安全构成风险的土地。 据新华社
上一篇:践行绿色发展 减少过度包装
下一篇:师徒携手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