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跟着产业跑 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学院围绕需求建 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智能机械臂在透明防护罩内有节奏地舞动,铝板在激光切割机下绽开精确的几何花纹。在临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中,学生们操作着与当地企业同型号的工业设备,来自企业的工程师穿梭其间,不时俯身指导学生调整程序。
在职业教育改革浪潮奔涌的当下,如何修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错位”,成为检验院校改革成效的核心命题之一。作为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进步最快的职业院校之一,临沂职业学院2024年以黑马之姿,首度跻身全国“产教融合100强”。当教育链与产业链真正“咬合”成齿轮,也让临沂职业学院迸发出改革的惊人转速。
临沂职业学院低空经济学院内,停放着一架“休养”中的无人机。保护罩一侧凹陷,金属架上还残存着火燎痕迹,原本只是参加一场外地无人机演练活动,没承想碰上当地发生火灾,这架来自临沂职业学院的无人机装上灭火弹,在远程操控下成功完成灭火任务。
学院负责人王玉庆介绍,这架无人机出自该校与临沭县人民医院、山东康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创的医疗物资“空中走廊”项目。“通过无人机技术实现县域医疗物资高效运输,特别是急救药品、血液样本等高时效性物资配送,运输效率可以提升60%以上。”王玉庆说,这一项目已成功入选山东省低空经济典型应用场景。
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到2025年预计达到万亿规模,竞逐低空赛道也被写入了2025年临沂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4月17日,临沂市低空经济学院在临沂职业学院揭牌成立。通过政校企资源深度耦合,这里将为临沂市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崛起提供“人才-技术-场景”的全要素支撑。
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依托当地产业所需办学院,一直以来就像一根“主心骨”支撑临沂职业学院的建设。
作为2008年组建后成立的首批学院,商贸物流学院就诞生于临沂万亿级商贸物流土壤中。
“临沂‘万亿级’商贸物流体系具有超强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山东省商贸物流发展的关键引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反映到当地,它所展现的是民营经济发达,小商户众多,创造了许多从业人员岗位。”商贸物流学院副院长孟琦介绍,为更好服务临沂商贸物流产业,学院目前开设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务、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六大专业,对应解决产业发展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问题。
作为临沂职业学院“王牌”之一,2024年,商贸物流学院就业率超过90%。他们中大部分人投身于当地市场、电商、运输、营销、供应链等环节中,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速着产业商贸名城、物流之都临沂的转型升级。
5月13日下午,格力公司考察团来到临沂职业学院商贸物流学院,想在学院中挑选一批直播运营人才。
“来这找,准没错。”一张电商直播实战业绩榜,就是孟琦的底气所在。榜单显示,今年3月校内直播总销售超60万元,排名第一的“主播”学生卖出了价值18万元的货品。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所需要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比如懂直播的销售人才或者懂物流的财务人才,因此‘专业群’建设成为了当下重要的培养模式。”孟琦介绍,专业群不是一群毫无关联的专业,而是服务领域相同、专业基础相通、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集群,通过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
为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商贸物流学院整合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四大专业,组建了山东省商贸服务型现代物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了“产业链、教育链、专业链与人才链”数据贯通的产教一体化平台,集纳产业岗位、专业课程、企业课程、实习数据等2万余条,实现了岗位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岗位能力与学生学分相统一、产业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统一。
“我们尽可能为学生精准化定制所需的课程,帮助学生在校内就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能缩短企业的用工成本。”孟琦说。
从过去“有什么样人才供给什么样人才”,到现在“人才供给主动跟着市场需求走”,近年来,临沂职业学院坚持围绕产业需求办专业,多项人才培养工作进入全国全省前列。2024届,该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被评为“全国高质量就业最佳服务高校”,还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 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3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2024年,临沂职业学院首度跻身全国职教领域最权威的“中评榜”——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100强”榜单。成为业内瞩目的“进步生”答案,就藏在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对接产线”的实践中。
在临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中,学生们操作着与当地企业同型号的工业设备,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来到学生身边,现场指导他们调试程序与设备。这处由临沂职业学院、沂河新区、上海金东唐共建的产学研一体化公共实训基地,是山东省内首个以政校企联合模式建设运行的基地,并获批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我们与山东临工、山重建机等百余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班’和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这种定向人才培养,建立了适用型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临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丰和介绍,目前,学校已与市内外200余家行业骨干企业、科技园区共建150余处生产性实训基地。
敞开学校大门,临沂职业学院还把课堂搬到企业的工厂车间,以“校中厂”“厂中校”形式共建产业学院,实战式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数据显示,从2019年创建第一个产业学院起,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企业达到了106家,吸引和利用社会资金近1亿元,学院数量达到23个。其中,亮美嘉设计学院是临沂市首个以企业为主体兴办的实体化运作的产业学院,在企业园区内独立办学,校企共建共管共享,采取“全案项目化+个案模块化+职场化”的教学模式,开辟了校企合作新赛道。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产业学院的探索,加快推进了院校办学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安丰和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为“主抓手”,深度融入企业、对接产业、服务地方,进一步打开产教融合新空间,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技能储备、人才涵养的孵化器,精准培育适用型人才。 (王斌)
上一篇:沉浸式普法演绎讲好法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