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钱钰玲) 去年9月,教育部和我省签署协议,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户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启动建设半年多来,该中心已接洽全国高校68家,遴选医药成果1123项,入驻项目31个,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和人才“落地生根”。
“分中心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以设备为例,实验所用的流式细胞仪一台就要好几百万元,大大减轻了初创企业负担。”落地分中心半年,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南京鼓楼医院博士后王亚峰对这里赞不绝口。
去年下半年,王亚峰和团队开始考虑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并创办企业。在与分中心对接后,王亚峰带着成果注册了英诺思(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高校到落地在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不过一两个月,我们就组建好了10人团队”。眼下,英诺思团队一边为客户提供免疫细胞分离及功能检测等科技服务,一边进行一款免疫分析试剂盒的自主研发。短短几个月时间,“书架”上的成果已经成功“下线”,企业研发的多款免疫试剂盒产品正式走入市场。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副主任吴昊介绍,分中心建立了84亿元规模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体系,包括财政资金、天使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银行信贷等,并且还打造了一支140余人的专兼职技术经理人队伍,为高校团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支持,助力项目快速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未来,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将持续发挥科技中介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业务规模破500亿美元
下一篇:协力补好现代设施农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