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网
重庆康刻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用芳: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
“这是我们在建的智能化新工厂,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新城,占地130亩。”一走进重庆康刻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用芳就指着墙上的规划图,兴奋地介绍。
“还有一个好消息,民营经济促进法这个月就要施行,这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干起事儿来也更有底气了。”陈用芳笑着说。
康刻尔制药曾是一家亏损达千万元的药企,陈用芳接手后,带领企业苦练内功,研发新药,打开市场,扭亏为盈。2022年,陈用芳被授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接下“烫手山芋”
康刻尔制药成立于1999年,在2007年前,药企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差的时候亏了4000多万元。
面对这样一家不被业界看好的药企,当时37岁的陈用芳却“不信邪”,毅然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陈用芳是会计出身,对医药行业“一窍不通”,为了弄清楚药品销量不佳的原因,她给公司的500多个经销商挨个打电话。“有的经销商一听我是康刻尔的总经理就来气,甚至在电话中破口大骂。”回忆起这段经历,陈用芳语气平和。面对对方的指责,她总是耐心听完,再虚心请教。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根源,陈用芳还会登门拜访。
三个月后,陈用芳针对经销商窜货等影响药品销售的主要问题,与经销商达成了协议,解决了销售中的“老大难”问题。
白天抓市场销售,晚上抓团队建设。那段时间,陈用芳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过夜,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
功夫不负有心人。企业的产品销量逐渐有了起色,生产线上的身影也愈发忙碌。直到2007年,康刻尔终于盈利100多万元。
研发“拳头产品”
2008年4月,陈用芳的父亲因糖尿病并发症突发脑梗死,因为进口药药片太大,父亲常常吞咽困难。服用药物后副作用也很强烈,要么拉肚子、要么腹痛。看见父亲痛苦的样子,陈用芳决定研发一款疗效好、副作用低、片形小的降糖药,帮助父亲这样的糖尿病人。
说干就干,在6年时间内,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反复试验,陈用芳的团队攻克了国际领先的渗透控释技术,研发“拳头产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都乐宁。
这种技术利用微孔膜和渗透压的原理,将药物包裹在微孔膜中,通过控制渗透压,使药物从传统的快速释放转变为12小时恒速释放,达到24小时平稳控糖,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提高了药物疗效。
相比普通的二甲双胍片,康刻尔研发的产品具有片形更小、片重更轻等优点,解决了患者吞服困难问题,并降低了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都不逊于同类进口产品。
据悉,该产品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3项专利授权,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自2014年上市以来,单品销售额已达到上亿元。
服务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
今年3月,《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发布,其中也明确支持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新兴产业,开发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作为一家专注于糖尿病高端化学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康刻尔目前在口服降糖药市场销售前十中,拥有5个品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个,还有68项正在申报。
“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为我们民营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陈用芳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将继续聚焦大健康产业,专注于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为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