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2025年元旦零点的钟声敲响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手术室的灯光依然明亮。巡回护士李倩云正耐心安慰准备手术的患者,为手术提前准备需要的用物和仪器,配合台上医生和麻醉师共同完成复杂的手术。这是她又一次在手术室跨年。而几天后的周末,这位连续工作15小时仍保持专业精准度的90后美女护士,却在零下几摄氏度的吉林长春雪地上腾空跃起,以精彩的扑接,为江苏省总工会夺得全国职工冰雪运动挑战赛雪地飞盘项目奖牌。
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专访了李倩云护士,听她讲述手术室与飞盘场交织的潮流生活哲学。
手术室里的生命守护者
凌晨2点45分,李倩云清点器械的声音在寂静的手术室格外清晰。作为拥有12年经验的手术室护士,她的工作时间表如同精密仪器:夜班从下午5点持续至次日早上8点,白班7点30分到岗,配合一天的手术,直到最后一台完成。
从洗手护士到巡回护士,李倩云见证了无数生命的奇迹,也经历了无数次通宵达旦的奋战。而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双重角色的切换,是多年的经验,也是耐心和责任心。“每一台手术都是一次挑战,尤其是连续多小时的手术,体力和专注力的消耗非常大。”从2013年入职至今,她经历过一台连续15小时通宵抢救患者的手术,也见证过除夕夜医护团队有条不紊接力完成多台急诊手术的场景。这种“与时间赛跑”的状态,是李倩云职业生涯的常态。
“成为护士是我儿时的梦想,家中长辈也十分认可这份职业的价值。”长大后,她始终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最终踏上了这条充满责任与温暖的道路。
飞盘场上的活力追风者
如果说手术室是李倩云的“战场”,那么飞盘场则是她的“能量补给站”。周末的青奥体育公园,身着定制队服的李倩云正在跟队友们练习正反手飞盘。蓝红白相间的飞盘在空中划出完美抛物线,最终在她手中稳稳“着陆”。这位手术室护士将精密操作转化为运动天赋,成为充满活力的追风者。
三年前,她偶然接触了飞盘运动,很快便爱上了这种自由、团队配合的户外活动。飞盘运动中“盘不落地不放弃”的精神让李倩云找到了独特的解压方式。“在手术室里,我们时刻紧绷神经;而在飞盘场上,我可以尽情释放压力,无论输赢,都是真实鲜活自由的生命力。”
从最初接盘时的手忙脚乱,到如今能完成精准长传;从普通爱好者到参加比赛。每个周末至少两小时的挥汗训练,让她的飞盘技术实现了从生涩到精湛的蜕变。2025年1月,她作为江苏省总工会代表团成员,赴吉林长春参加全国职工冰雪运动挑战赛的雪地飞盘项目比赛。严寒中,她与队友们在雪地上奔跑、接盘,汗水与雪花交织,最终以默契的团队协作,赢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健康生活的坚定实践者
对于如何在高压工作中保持良好状态,李倩云有套独特方法论:不透支身体,讲究张弛有度,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下班后很疲惫,我会立刻休息,给身体充电。周末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会去户外享受阳光:飞盘比赛、登山徒步、跳舞、和朋友聚会等。”
手术室的高压环境与飞盘场的活力奔放,在李倩云身上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能在无影灯下守护生命,也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
李倩云始终相信,护士与飞盘运动员这两个身份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规律的运动不仅提升了她的体能,更是让她摆脱了社恐,人变得开朗、有生命力。“高强度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让我每天都是积极的正能量,充沛的耐力能让我更好地完成每天的手术任务。”
潮流生活的勇敢探寻者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这句话用在李倩云身上再合适不过。这位敢于挑战生活边界的护士,不断尝试新鲜事物,让日子始终充满新鲜感。工作之余,她更是位用心的“铲屎官”,每当天气晴好,总能看到她带着小狗“毛球”、鹦鹉“鸡仔”散步、晒太阳。
她认为,护士这份职业虽然辛苦,但并不意味着要牺牲生活质量。在她看来,“只要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好好爱自己,就是最潮流的。”
这种“自我关爱”的理念也体现在她的穿着选择上。工作日通勤路上她偏爱简约舒适的穿搭,便于快速切换工作服,让职业属性自然流露;飞盘场边,专业足球鞋与透气运动服的搭配,则将运动基因尽情释放。这种“干练与活力”的切换,正是她对“潮流”的独特诠释:“潮流不是盲目跟风,不必迎合,享受自己,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她说:“飞盘不是我唯一的爱好,我喜欢尝试一切有意义能挑战自己的事情。无论是运动、旅行,还是学习新技能,都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李倩云的故事,或许只是万千护士的一个缩影。在手术室里,她是认真、严谨的“生命守护者”;在飞盘场上,她是开朗、活力四射的“健康倡导者”。正如她所说:“只要热爱生活、对每天充满希望、保持健康的心态,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周卉卉
上一篇:南京“融老师热线”举行家长培训
下一篇:央行:连续六个月扩大黄金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