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成都活力、“接触”大熊猫、惊叹三星堆
来自埃及的评委萨维·萨维·艾哈迈德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
5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兰花奖外籍评委“走读中国”参访活动(四川站)陆续展开。来自埃及、墨西哥、英国、日本的四位外籍专家评委,逐一探访了成都东郊记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感受四川古老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独特魅力。
据悉,作为一项聚焦国际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奖项,第二届兰花奖于2025年1月发起全球征集,5月23日,终评会在北京举行。
感受成都活力
25日下午,评委们首先来到充满艺术氛围的成都东郊记忆。他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这片文化与创意交织的区域,不时与路过的行人互动。萨维·萨维·艾哈迈德是埃及本哈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埃及-中国文化与教育友好协会秘书长。第一次到成都的他,走在东郊记忆园区感觉很亲切,“这里融合了古老和现代。走在路上既可以看到穿着古代服装的年轻人,也有穿得非常时髦的年轻人。而且我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很轻松的氛围,年轻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很有活力。”
来自英国的王玫瑰,目前是中国上海双龙联盟文化中心创始人兼总监,她自2001年开始在上海居住。此前她曾来到成都出差,但那一次没有机会仔细逛成都。这一次在东郊记忆,她非常开心:“我太喜欢这里的气氛了,大家都在享受生活,空气清新。我感觉这里有一股很美好的气场,我爱上这里了。”
近距离“接触”大熊猫
26日上午,评委们第二站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第二届兰花奖评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专务理事中野晓,在参观过程中偶遇大熊猫“雄浜”,心情尤为激动,“在日本,很多人想念它,还有人专门来成都看它呢。”“雄浜”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第一只“海归大熊猫”,2001年12月17日出生在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父母是旅日大熊猫永明和梅梅。2004年6月21日“雄浜”回到中国。
中野晓说,大熊猫是神奇的存在,黑与白在它身上搭配得那么平衡,它们的神态又非常可爱、萌,自然而然就获得超越国界的喜爱。
被古蜀文明震惊
26日下午,评委们来到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萨维·萨维·艾哈迈德参观完整个陈列馆后仍意犹未尽,又前往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继续参观。他对记者表示,自己对黄金面具尤为喜爱,“它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古蜀国高超的冶金技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回到开罗后,我计划举办一个关于三星堆的座谈沙龙,向埃及的朋友们详细介绍这个神秘的文化遗址。”
来自墨西哥的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路易斯·罗赫里奥·里韦罗·张参观完三星堆后感叹道:“这真是一次非凡的体验。整个博物馆规模非常宏大,展陈的文物令人震撼。”
中野晓此前曾数次探访三星堆。他表示,每一次到访都让他有新的发现,此次三星堆之行,让他感觉到博物馆的展馆规模显著扩大,展出的文物数量也大幅增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