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园区企业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已在‘法人服务总入口’中打包。”近日,一场特殊的“路演”在苏州工业园区市民服务中心二楼的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举行,让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企业领略了“法人服务总入口”平台的高效办事功能。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平台通过“千企千面”的定制服务面板,并在全国首创AI服务总入口,精准、高效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各项服务,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全面升级“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中的一项特色内容。
打造“千企千面”服务,用AI为用户匹配资源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创新转型的核心引擎,集聚33所中外知名院校和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有效高企1200余家,培育科创企业5000余家、上市企业46家。
本次推介会聚焦科创区企业需求,开展“法人服务总入口”平台推介,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介绍、企业出海ODI备案解读等。此外,还带领企业参观设在园区市民服务中心内的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感受办理业务从“多窗跑”到“一区办”的全新升级。
“法人服务总入口”企业推介会
“可以说,园区企业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如准营准入、税务、知识产权、产业合作、出海等,已在‘法人服务总入口’中打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园区行政审批局在线上创新打造“法人服务总入口”平台,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归集和分析,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并在全国范围内首创“AI服务总入口”等功能。
通过工作人员的现场演示操作,记者看到,该平台支持企业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配置专区、收藏服务,打造“千企千面”的服务面板。此外,还可以对企业各项重点业务进行阶段性提醒,为企业办事、资质复审、许可延期等工作节约宝贵时间。而通过深度链接DeepSeek大模型,用户仅需描述场景和关键词,即可获得匹配的服务资源。
工作人员展示“法人服务总入口”功能
记者获悉,自今年3月上线以来,截至目前“法人服务总入口”已集纳投资创业、项目建设、政策服务等31个专区、100余项应用,上线以来总浏览量已超265万次,日均访问人数超2000人次。
服务站点开进产业园,直接可办政务审批
线上服务智能、高效,一直延伸至基层的服务站点也让园区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除了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设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创新推出“2355”综合服务模式让企业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园区在基层则充分整合先锋站、融驿站、益企家等资源,打造企业综合服务驿站,实现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融合创新,“围绕载体核心特色产业,因地制宜下沉政务服务和增值服务事项”。
“2355”企业综合服务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聚集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企业超2000家,涵盖创新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细分领域。园区基层政务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园先锋站,便是围绕这一特色产业打造的特色站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先锋站内看到,各项业务的柜台一字排开,几位企业工作人员正在柜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办理业务。“以前公司要办业务需要开车前往,路上单程就要花费20多分钟时间。而现在只要步行几分钟,在园区内的先锋站就可以办理,这为我们省下不少时间。”一位刚办理完业务的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设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内的先锋站
该站点工作人员介绍,“针对企业需求集中、载体配合突出区域,由园区行政审批局选派业务骨干直接进驻站点,推动服务延伸,设立基层政务服务先锋站,可直接办理企业登记、规划建设等多项政务审批事项。截至2024年底,园区6家先锋站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近6万件。”此外,还有24家融驿站,为周边企业及居民提供政务服务。
“竣工即投产”,今年已惠及7个产业项目
政务服务是否能让企业拥有“获得感”?区域内的企业最有发言权。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园区充分借鉴“拿地即开工”的成功经验,对产业项目试点“竣工即投产”改革,大幅压缩项目建设验收流程所需时间。仅今年以来,已助力斯瑞电气、博瑞医药(维权)、亚科科技等7个产业项目用时缩减至少三个月,为企业赢得主动权。
今年3月,园区内的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江苏第700家上市公司。该企业现为国内半导体分析测试细分领域里的龙头企业,也被业界誉为半导体芯片“全科医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该企业采访了解到,为实现“竣工即投产”,园区行政审批局按下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键”,推动设备安装调试与竣工验收环节同步推进,竣工验收各环节之间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从而大幅压缩了审批时间。
此外,园区实现了从被动受理型向主动服务型的转变,创新推行“项目管家制”,推动窗口审批人员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为重点项目配置专职管家,提供从开工到竣工的全流程服务,通过政策解读、流程指导等,提前介入解决审批难点、堵点,确保项目审批与建设进度共同加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