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以“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治理”为核心,通过机制优化、技术创新和标准提升,在油泥砂治理领域探索出一套高效、环保的管理模式,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孙志惠 郝赫
机制优化
透明化管理筑牢责任链条
临盘采油厂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厂级“油泥砂管理群”,将所有涉及油泥砂问题在群里及时公开通报,有效串联起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区及集输系统相关人员,构建起多方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流程全程留痕、责任可溯。
与此同时,他们编制油泥砂动态管理台账,每日精准记录各基层单位油泥砂产生量、转运进度、当月累计总量及油泥砂场库存等核心数据,并实时更新。通过系统化、可视化的数据管理,切实保障油泥砂运行透明化与可追溯性,为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运输成本管控,他们发挥包年运行的“随产随清”厢式货车运输效能,同步承担全厂废油漆桶、含油防渗布等其他危废转运。当运输任务重时,优先使用载重量大、台班成本相对较低的高栏半挂车型,且每次装载至额定载重,最大限度提升运输效率;原则上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载重量较小、台班成本相对较高的厢式半挂车,科学合理配置运输资源。全年计划完成不少于1000吨油泥砂的运输任务,一季度已拉运280吨。
技术创新
源头防漏破解环保难题
传统的厢式货车在油泥砂运输作业中,存在一定的环保风险。临盘采油厂油气集输管理中心自行制作厢货专用防渗漏衬底装置,底部采用铁皮焊接,低点设置2.5厘米的排水孔,四周加装5厘米高的角铁围栏,有效防止渗漏液外溢。投运后彻底杜绝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隐患,为危废合规运输提供可靠保障。
在日常运行中,工作人员发现运输至贮存场的油泥砂含油水有时较高,不仅导致总量管控压力增大,还容易造成地面污染风险。
为从源头实现油泥砂减量,最大限度降低环保隐患,技术人员创新设计两种“滤水箅子”,采用底部轮式抽屉结构收集滤出油水,通过放空阀回收至卸油罐,实现循环处理。该设计不仅减少了油泥砂整体重量,也有效提升了现场标准化水平。
标准提升
动态管控提高环保水平
为防范油泥砂突发增量造成现场环保风险,工作人员在油泥砂场东侧区域铺设防渗布做为临时存放区,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巡查清理,确保场地整洁有序。
目前,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临盘采油厂油泥砂管理实现“三降三升”:运输成本、环保风险、现场污染显著下降;管理效率、资源回收率、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在油田危废治理方面提供了可复制的“临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