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医药文化夜市人山人海。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5月的沈阳,华灯初上。在沈阳奥体中心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夜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国医大师的诊台前排起长龙,针灸推拿体验区人头攒动,中药文创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年轻人……这场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岐黄惠辽宁 健康夜市行”活动,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夜经济完美融合,成为沈阳夜经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4月30日下午5点半,距离活动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郑炜东的义诊台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看着焦急等待的患者,郑医生决定提前开诊。“这种情况在医院挂号还得靠抢,现在夜市就能看专家,太难得了。”刚做完诊疗的李大妈激动地说。
本次夜市聚集了辽宁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团队。国医大师张静生、全国名中医杨积武、全国名中医田振国等专家亲自坐诊,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及4家附属医院、多家市级医院选派数百名中医组成义诊团队,涵盖肺病科、消化科、心内科、皮肤科等10余个专科。
除了诊疗服务,中医药文化夜市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项目。药膳品鉴区里,中药奶茶、五行面点、五脏养生茶等创新产品供不应求;功法教学区中,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主任李岳带领市民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没想到中医药还能这么好玩。”带着全家人来逛夜市的张先生感慨道。
与此同时,在沈阳嘉里城歇马市集,沈阳首届中医药旅游文化节也在火热进行。AI健康检测黑科技与传统望闻问切同台竞技,200余种中医药文创产品在夜市集中展示,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古法制药技艺……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来自北京、天津的几位年轻游客在中医药文化夜市参与制作香囊、中药棒棒糖,体验铁研船研磨、手工装中药粉胶囊,解锁中医药传统技法的神奇密码。其中一位游客表示:“这里的互动体验让中医变成了好玩、可学的项目,我也想成为养生达人。”
“我们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活动策划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让中医药从典籍中走入市井,文化节特别设计了可逛、可玩、可疗愈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吸引了不少90后、00后参与。据统计,中医药文化夜市在沈阳开展的3天时间内创下了16万人次参加的纪录,其中约70%是年轻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表示,以夜市形式搭建中医药文化和当地中医药产业展示平台,是在全国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的创新举措,这种融合模式正在形成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这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正能量放映机”“弘扬中医文化方便群众,希望每个月都能举办”……活动期间,网友们纷纷点赞。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创新模式正在辽宁全省推广。中医药夜市大篷车将开往阜新等城市,系列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
上一篇:算法推荐应坚持技术向善
下一篇:预警系统让仪表“健康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