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5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公开表示,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回报投资者。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共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股份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企业一年多次分红,沪深300指数股息率接近3.6%,回报投资者的稳定性、可预期性进一步增强。目前A股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沪深300市盈率12.6倍,明显低于境外市场主要指数,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A股共有622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得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为1207.55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张可亮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同步释放回购增持信号,这一集体行动在短期内可以提振市场信心,这显示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在中期来看,这种行为可以起到托底作用,因为回购和增持可以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股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
“回购增持行为体现了估值修复信号、政策协同导向和风险对冲需求的市场态度。大比例回购传递了‘当前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判断,也反映监管层与企业共同维护市场稳定的意图,能够避免股价非理性过度下跌。短期来看,能够减少流通股供给,缓解抛压,对股价形成直接支撑。中期来说,‘国家队’与上市公司同步行动,有望扭转悲观预期,改变投资者情绪,吸引抄底资金,形成‘政策底+市场底’双重确认。长期来说,能够改变定价逻辑,从博弈转向价值锚定,推动估值体系重构。”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
逆周期调节机制显现
毋庸置疑的是,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在2025年稳股市方面发挥了作用,申万宏源研报指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A股引入微观层面的逆周期调节机制。
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分别为5000亿元和3000亿元。其中,通过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今年4月份以来,超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超1000亿元,其中有三一重工、美的集团、荣盛石化等民营企业,也有中国石油、中国中铁、中远海发等央国企。同时,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公开宣布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资金,加大对所投上市公司的增持力度。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上市公司披露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1100亿元,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签订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约2000亿元。
4月7日,美国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深300、创业板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下跌6.0%、12.6%、13.3%、15.8%。
当天晚间,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态势,超过百家上市公司集中公布了股份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计划。这一集体行动极大地提振了二级市场的投资信心。上市公司通过实际的资金运作,向市场传递出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肯定,为波动的A股市场注入了积极的预期引导信号。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300750.SZ)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拟回购40亿元—80亿元;中国核电(601985.SH)董事长提议以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万华化学(600309.SH)董事长提议以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
券商方面,东方证券(03958.HK)筹划回购A股股份 ,回购资金预计2.5亿元—5亿元。国泰君安(601211.SH)4月8日早间公告,董事长朱健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为10亿元—20亿元。
央企国企引领回购增持潮
记者发现,央企和国企在本轮回购与增持热潮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除了央国企,地方政府、国资平台都在支持民营企业回购股票。比如,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在介绍《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相关情况时,提到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方面,鼓励民营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支持民营上市公司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扶持资金等支持民间投资项目。
国务院国资委4月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同时,上海证监局联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上海民营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政策宣讲会。上海证监局表示,使用贷款回购增持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要严格落实相关要求,规范内部管理程序,严防发生内幕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风险。
田利辉坦言,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企业打酱油,回购比例严重不足,让股民形成忽悠式回购的印象,严重可能削弱信号效应。同时。4月解禁市值近1900亿元,需警惕回购资金与解禁抛压的对冲。而且,美股波动及外资流向仍是短期扰动项。投资者需关注企业回购的实际执行力度及资金用途,避免“口号式”回购对市场造成反向冲击。
近日,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加大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支持力度。接下来,证监会将持续引导上市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回购增持、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不断打造高质量、有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