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窃、抄袭?南京一高校人事处副处长被举报学术不端,学校纪委回应
创始人
2025-05-14 21:23:35
0

近日,一份长达百页的举报材料在网上流传,公开反映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某某涉嫌存在长期、大量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内容包括王某某剽窃他人硕士论文、抄袭网络内容、虚构数据、伪造引用文献以及论文重复发表等情况,引发社会关注。

5月14日,上游新闻获得这份题为《关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某某长期多次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反映》的举报材料。材料中,举报人逐篇列举了王某某公开发表的多篇论文,指出其至少在两篇核心期刊论文中存在严重抄袭行为。例如,王某某2021年发表于《商业经济研究》的论文《供应链整合、消费者联结能力与零售企业成长绩效》被指从标题、研究设计、实证分析到结论几乎全文照搬2018年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生于某某的学位论文。举报者还提供多处比对页面,指出王某某文中大段文字、图表与原文高度雷同。

举报材料部分内容。  网络图

举报内容还称,王某某的另一篇2021年11月发表于《价格月刊》的论文《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与改革对策研究》,也大量复制已有文献内容的情况,仅通过词语替换或语序调整拼凑出新文章。同时,有王某某还有论文存在逻辑错误、数据捏造现象,如使用不存在的国家统计报告、篡改统计数据标题,甚至有多处错别字和“第三人称评价句式”出现在作者署名文章中。举报材料还指出,王某某的部分论文被多次用于不同课题申报,涉嫌一稿多投及基金项目成果造假。

5月14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委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记者问询时表示,已收到相关举报材料,并正在依照程序开展核实调查。“我们已收到材料,现阶段正在核实当中,核实以后会按流程根据举报渠道给予正式回复。”该工作人员表示,调查需一定时间,学校将依法依规严肃对待此事。

据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官网介绍,王某某为该院教授,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CSSCI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2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十余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 本报讯(记者周倩)5月12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于5月14日至17日在...
自治区首个通航技术现代产业学院...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包头5月14日电  (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李慧)近日,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和...
劳动争议纠纷中涉竞业限制争议突... 入职竞业公司的关联公司,在新公司使用假名、代号;通过投资入股、劳务派遣、挂靠代理实现“隐蔽竞业”;约...
2024年以来四川立案经济犯罪... 抓获犯罪嫌疑人8600余名,涉案总价值270余亿元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据四川发布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法问】员工没休带薪年假 工资... 读者来信 编辑您好! 2021年5月至今年4月,我在一家食品公司从事污水处理工作。工作期...
3年多来 俄乌要首次直接对话?... 普京泽连斯基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提议俄乌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无条件重启直接谈判后,乌克兰总...
出台新政精准破解工程结算难题 转自:衢州日报  金华市住建局近日出台《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若干指导意见》,聚焦结算流程堵点,通...
何以“318”?传承“两路”精... 游客在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打卡。  “一曲《蓝莲花》,踏上318”;  “此生必驾318,雅安...
七部门协同发力 15项举措加... ◎记者 李雁争 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
解码文物背后的故事 转自:内蒙古日报□蔺洁  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叙事中,内蒙古地区始终以独特的文明形态书写着属于自...
【融媒作品选粹】工作地点变远了... 讲法律知识,解劳动者心忧,这里是劳动者权益小课堂第一百三十五期。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变更工作地点、工作...
拉美视角下的中国魅力 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交流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元素在拉美社会中日益增多,从街头的中餐馆到各类中国文化符号...
发布安徽省首个 “一码管地”市... 转自:衢州日报  日前,由黄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牵头起草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一码管地”技术规范》经...
【工会创新实践调研行】园区有个... 产业工人队伍规模变化、离职原因分类、劳动纠纷高发类型,企业是否组建工会、是否签订集体合同……日前,记...
谨防“老年大学”成消费陷阱 伪造办学资质、虚假宣传课程、疯狂推销产品……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大学作为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平台...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把论... 阳光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洪村的生稻试验田中,卷着裤腿、戴着草帽的“泥腿子”教授带领学...
又见蒙古郁金香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张慧玲  消失近半个世纪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2023年再现...
万象“耕”新播种忙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白雪  初夏时节,内蒙古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速春播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榜样引领+技能赋能 助力女性绽...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鲍庆胜  赵曦  “创业几十年,我有激情有作为,诚信经营,严把质量关,...
义乌市场有个“外语晨练角” 5月13日上午,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60号门“外语晨练角”内,近300名市场商户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