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重集团,有这样一批 “工作达人”,每天步数轻松突破 20000+,他们究竟在忙些啥?
施猛是防务事业部生产管理部调度员中的“90后”。每天早上7:30,开完早会,他就在车间开始忙碌了。工作时间内,他几乎走遍了16号厂房里的所有车间。下班后,他也没有休息,而是赶回办公室梳理一天的工作。他说,“大干时夜班的厂房和白班一样热火朝天,一步一步走在厂房里,一点一点完成生产任务,心里再踏实不过了。”
李小龙是安全员,也是“巡航员”。自从担任特钢事业部103车间安全员以来,他坚持每日对机加一班、机加二班、热加一班、热加二班、超高压生产线及相关方开展巡查,同时针对吊索具、设备设施安全装置、作业环境、人员安全状态等开展安全检查。他每天检查、提醒、纠正,找问题、盯整改,有时还会被同事吐槽“多管闲事”。 “20000+的步数对我来说不算啥,守护公司安全生产才是重要的事。”李小龙认为,身为安全员应多走多看多学,在行走之间查缺补漏。
服务保障事业部动力能源分公司电力运行部值班电工们的身影,每天穿梭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对供配电设备展开细致的巡检。他们用20000+的步伐默默丈量出通往安全、可靠、优质供电服务的道路。
在防务事业部试验基地,特种班的队员们需要在高温中负重徒步20多公里,穿越砂石嶙峋的戈壁,执行某装备靶场数据回收任务,范围覆盖300多平方公里。团队需详细记录弹体温度、形变量及环境参数(风速、湿度等),为装备性能评估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每天不知不觉中,他们就走了20000+步。
清晨7点,装备研究所设计六室的刘伟松已经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时间不等人,还剩240多天。”作为某项目负责人,他的日程表精确到小时:上午在装备研究所参加会议,协调技术重点难点;中午匆匆吃口饭,就赶往防务事业部601车间盯进度、核数据;下午去物资仓库调配关键零件,确保供应链“零卡壳”;傍晚返回办公室汇总日报,常常忙到深夜。看着攻坚倒计时,翻着记满工作的笔记本,他干劲满满。刘伟松步数霸榜20000+的每一天,都是为大国重器“抢”出来的时间。
日行20000+的他们,用脚步诠释担当,在生产任务中奔忙,这是他们为责任书写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