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右)和父亲在边境线上(摄于4月22日)。塔布斯别克· 哈得力汗是家中的第三代护边员,从爷爷那代开始,一家人就在边境上放牧守边。塔布斯别克· 哈得力汗接过“接力棒”后,始终牢记父辈的教诲,用忠诚和担当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
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在宿舍里整理内务(摄于4月22日)。近年来,北塔山牧场边境执勤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有卫生间和厨房,饮水机、暖气、电视、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还建起了党建活动室,供护边员们读书学习。
出发巡边前,细心的父母叮嘱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捎上所需的各类物品(摄于4月22日)。当年, 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的父辈们巡边时,渴了就喝河坝水,一到冬天只能就着冰块吃干馕。到了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这一代护边员,巡边时吃上热饭、喝上干净水已经是“标配”。
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在学习文化知识(摄于4月23日)。 近年来,北塔山牧场持续在培养、管理、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让青年护边员激发干事热情、锤炼过硬本领,在边境一线留得住、干得好。
回家和父母团聚时,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弹起心爱的冬不拉,一家人其乐融融(资料图片)。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北塔山牧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航拍北塔山牧场安居房(资料图片)。近年来,北塔山牧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多措并举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让牧场快速富起来、美起来、好起来、强起来,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华北 文/图
编者按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道,重在拴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论及“关键在人”。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要旨,对于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肩负特殊职责使命的兵团以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兵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党管人才、广招英才、高效用才,用好产业平台、科研创新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对口援疆平台,在政策保障、资金筹措、平台搭建、环境优化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机制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支撑体系,引导各类人才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在兵团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上发光发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即日起,本报“今日关注”版推出“拴心留人 建功兵团”主题报道,通过图片故事、深度报道等形式,讲述各类人才与兵团共同成长的故事。敬请关注。
清晨的阳光洒在六师北塔山牧场的边境线上,重峦叠嶂,云雾缭绕。穿上母亲缝制的绣有“中国”字样的红色棉马甲,21岁的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跨上骏马,像往常一样与牧场骑兵连的护边员们踏上了巡边路。
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是家中的第三代护边员,从爷爷那代开始,一家人就在边境上放牧守边。2022年,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加入到护边员队伍。2023年6月,他又加入骑兵连,成为骑兵连年龄最小的民兵。
北塔山牧场地处中蒙边境,最高处海拔3287米,距离五家渠市400多公里,是六师最为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高原戍边,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如何让更多像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一样的年轻人留下来、待得住、守得牢?
2013年以来,六师五家渠市举全力建设北塔山牧场,拉开了牧场面貌大变样、牧工生活大改善、民生事业大发展的序幕。在各级党委的关怀和援疆省市的支持下,牧场通上了高压电,修通了柏油路,围绕建设特色边陲小镇目标,完成了集中供排水、供热、污水处理厂、天然气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场部道路、桥梁、绿化亮化、保障性住房、社区服务中心等工程先后竣工,医院综合楼、幼儿园、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如缕缕灿烂的阳光,照耀温暖着千家万户。
发展是兵团增强综合实力、实现拴心留人、履行特殊使命的关键。北塔山牧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年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有200多天,属于国家三类风能资源区。近年来,北塔山牧场抢抓国家实施“双碳”战略机遇,依托牧场风能、光热资源优势,持续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利用荒山坡地大力发展风光电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北塔山牧场风力发电场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达1717兆瓦,年发电量近40亿千瓦时,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产业发展,牧场许多职工群众进企业当上了产业工人;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人们从毡房、土坯房搬进楼房,有的成为驾校教练,有的开起了餐馆、超市……工作有着落、孩子有学上,大家伙儿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当年,我爷爷巡边全靠徒步,渴了就喝河坝水,冰冻时节连河坝水都喝不上,只能就着冰块吃点馕;我爸爸巡边主要靠骑马,大山里道路崎岖难行,很久才能下一次山。比起他们,我们现在工作生活条件好太多了。”追昔抚今,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感慨万千。
近年来,在北塔山牧场的关心支持下,边境执勤房水电暖配套保障设施、吃住用物资器材储备一应俱全,同时,护边员们还配备有摩托车、边防巡逻车、视频监控等设备,大大提升护边巡逻效率。
“现在大家在山上执勤,能吃上热饭、喝上干净水,洗得上热水澡、睡得上暖和觉。”塔布斯别克·哈得力汗说,“我每个月还有4600元工资,组织上定期安排我参加各种培训,还能学到很多新知识。”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安心留在北塔山牧场,成为牧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北塔山牧场护边员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一半。
上一篇:兵团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