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 广州报道
当地时间5月8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4.5%下调至4.25%。这是英国央行2025年来的第二次降息,也是本轮降息周期的第四次降息。
此前,市场普遍预计此次降息已是板上钉钉,不过投票结果却多少令人意外。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以5:2:2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此次利率决议,五位成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两位成员支持更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另有两位成员投票决定维持关键利率不变。
票型罕见地分裂成三方,反映出政策制定者的分歧,英国央行行长贝利的发言却释放出些许鹰派信号。此前市场还预期这次决议声明可能会删除“渐进谨慎”的一贯表述,加快降息节奏,但5月8日的发布会上,贝利仍然强调货币宽松政策延续“渐进和审慎”的基调不松口。
略偏强硬的表态,打压年内降息预期,掉期市场显示6月份英国央行降息的概率由50%下降到20%左右,助推英镑、英国国债收益率快速走高。
而在英国央行宣布降息不久后,英美贸易谈判传来最新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8日,英国和美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不过在受访专家看来,英美达成协议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刺激经济的效果终归有限。
下次降息时机或再押后
英国央行的降息,早在市场的意料之中。3月份,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同比增速从2月的2.8%降至2.6%。
通胀降温提供了成熟的条件,美国滥施关税则是这轮降息的主要动因。据新华社报道,英国央行指出,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以来,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金融市场出现波动,这种不确定性和新的关税措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变弱。
美国滥施关税对英国经济的冲击已经有所显现。标普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英国综合采购经理指数(PMI)从3月的51.5下跌至48.5,为2023年10月以来首次跌入收缩区间,服务业活动也在连续17个月扩张后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主要由于商业不稳定引发的海外订单的减少,商业信心也降至2022年以来最低。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英国央行本次降息,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量,一是经济增长放缓,英国内需疲软,劳动力市场持续宽松,潜在GDP增速自2024年年中以来放缓,去年四季度GDP出现萎缩,叠加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需要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通胀压力缓解,英国3月通胀率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且能源价格下跌使未来通胀预期进一步降低,为本次降息提供了支撑。三是为应对外部冲击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美国滥施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动荡虽对英国直接影响有限,但可能通过金融市场波动和信心传导抑制经济活动,因此需提前通过降息增强经济韧性。
不过,对于未来的降息路径,贝利的发言似乎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6次提“不确定”相呼应。贝利称,过去几周的情况表明,全球经济有多么不可预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坚持采取渐进和谨慎的方法来进一步降息。
据新华财经报道,在英国央行的预测里,美国滥施关税可能带来两种后果,第一种假设是,混乱的贸易政策造成的不确定性上升,会打压经济活动并降低通胀。第二种情况则是,供应链剧烈波动导致增长疲软但通胀上升。
因而白雪认为,这次议息会议上,英国央行明确保留了“渐进和审慎”的措辞,降息路径和风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次降息,英国央行内部争议较大,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出现罕见的三方分歧,反映出央行内部对于降息节奏的不同判断。这种分歧可能导致未来政策信号模糊,但短期内央行仍倾向于小幅、分步调整。
“预计年内降息次数在两次左右,每次25个基点,6月会议是否降息取决于贸易局势和通胀数据。”白雪表示。
目前,交易员对英国央行下一次会议,也即6月份的降息押注下调至20%左右,对于年内还会降息两次或是三次有着不小分歧。
至于下一次降息的时点,英国天达集团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Shaw、贝伦贝格银行高级英国经济学家Andrew Wishart都预计,英国央行6月更倾向按兵不动,到8月可能会把降息重新提上议程。
外界经常形容央行的工作就是不断调节抗通胀和稳增长的天平,让两边维持平衡,但国投期货投资咨询部分析师黄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对英国央行来说,和通胀压力相比,增长面临的问题更加显著。就业方面,薪资增速高位放缓,尽管失业率维持不变,但职位空缺数进一步下降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的疲态。4月份英国服务业PMI大幅下挫,服务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程度较高,其萎缩加剧了降息的迫切性。
“预计英国央行年内还会有两到三次25基点的降息,逐步解除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抑制。近期美元回调后,市场对非美货币多头情绪较高,英镑也同样受益,但是在中期来看,尤其和欧元区相比,由于英国财政放松空间有限、增长预期不及后者,且下半年可能进入相对较快的降息通道,这些因素将压制英镑涨幅。”黄恬总结道。
贸易协议,效果有限的“止痛药”?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8日,英国和美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英国政府同意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作出让步,以换取美方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美国方面依旧保留10%的基准关税。
当天晚些时候,英国政府发布官方声明,称英国汽车出口至美国的关税将从27.5%降至10%,钢铁和铝关税从25%降至零。这一关税优惠将适用于10万辆英国汽车,几乎覆盖去年英国对美出口的全部数量。双方还就牛肉市场达成新的互惠准入协议,英国农民获得1.3万吨免税配额。作为交换,英国将把来自美国、用于啤酒生产的乙醇关税降为零。
2024年,英国是美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也是美国为数不多有着贸易顺差的国家,双边贸易相对均衡。特朗普称,与英国达成的协议是“具有突破性的”。
尽管这是特朗普祭出所谓“对等关税”后,美国和贸易伙伴达成的首份贸易协议,但在受访专家普遍看来,这份协议对英国经济只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白雪指出,考虑到汽车业占英国制造业产值的12%,协议可能通过缓解行业成本压力和提升市场信心,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贸易摩擦缓和,可能降低供应链终端风险,减弱央行对于增长急遽放缓的担忧。不过,通过贸易协议直接受益的行业,如汽车、钢铝行业占英国GDP不到1%,对英国经济预期的提振效果有限。
黄恬也认为,英国和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短期或缓解市场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忧虑,但预计利好有限。美国政府对全球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外部经济预期不确定性极强,单一的双边协定不足以扭转局面,对于英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有限。
显然,虽然英美之间达成协议,但特朗普政府继续在全球肆意挥舞关税大棒,英国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少经济学家指出,对英国更大的威胁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在全球造成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对英国征收关税。如果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也将拖累英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