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微博
《通知》强化了万能险设计、结算和投资监管,万能险新业务允许最低保证利率可调,利差损风险继续下降,万能险机制功能和定位迎来重构,有助于提升资产负债匹配效果,促进行业稳健经营。
本刊特约 文颐/文
4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就万能险产品开发、保障水平、账户管理、资金运用和销售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调整。
在产品管理方面,强化万能险保障属性,拉长万能险期限。《通知》明确万能险定义,通过四项特征(如名称含“万能型”、保障功能、单独账户、最低收益保证)来正式确定万能险产品,引导万能险产品设计规范化发展,有利于杜绝部分产品设计和功能“异化”,同时有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减少相关产品误导。
《通知》明确了万能险机制的适用险种,同时引导产品长期化。《通知》仅允许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设计为万能型,定期寿险被剔除,同时保障期限不得低于5年。提升保险费上限,提高保障水平,同一被保险人单款万能险基本保险费上限由1万元提至2万元,身故保额不低于基本保费的20倍(18-60周岁人群)。
此外,《通知》允许保险公司设置万能险保证利率的调整机制,但需充分提示风险,废止原“保证利率终身不变”的条款。万能险产品利率可调,旨在缓解潜在“利差损”压力。
在账户管理方面,强调不能虚增收益,更加透明规范。结算频率明确,收益披露更加真实有效:《通知》明确万能账户可按月、季、年结算,但需基于真实投资收益,不得虚增收益,有助于投资收益确认更加真实有效,收益率披露更为真实精确。加强账户制度管理,规范资金转入、转出行为:《通知》允许险企在万能险单独账户设立后6个月内向该账户划拨启动资金,启动资金需要为险企自有资金,同时禁止随意变更资金归属。建立盈余分配规则和特别储备,万能结算利率有望更加平滑:《通知》要求险企制定万能险的明确的盈余分配规则,同时要求据此提取特 别储备,同时规定了万能账户三种结算利率调整情形,有助于确保收益分配公平,同时万能险结算利率有望更加平滑。
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严控激进投资与关联交易,较小规模万能账户或将减少。《通知》明确了万能账户资金运用的相关集中度限制,如投资单一未上市企业股权不得超过其总股本20%,投资单一不动产金融产品不超过实缴规模25%等。从相关投资占比的规定来看,考虑到账户的投资资金体量,未来部分规模较小的万能账户或将增加配置难度,较小投资规模的万能账户数量或将减少。
总体来看,《通知》规范了万能险账户资金运用,加强了账户的流动性管理,有助于险企根据账户特征合理制定投资计划,规范投资行为,加强主动管理和风控,有助于万能账户投资收益长期更加稳健。
在销售管理和全过程监督方面,《通知》明确了万能险销售的分级培训与负面清单,以及明确“新老划断”产品调整的时间节点:2025年5月1日后新产品需全面合规,存量业务须于2026年4月30日前完成整改。同时监管将加强万能险非现场监管,视情况开展现场检查,万能险产品销售有望更加规范,相关销售误导有望逐步减少。
《通知》通过“利率动态化、期限长期化、投资稳健化、销售规范化”等多重约束,从产品管理、账户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销售管理四个方面对万能险发展进行了规范,有望有效推动万能险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有助于防范利差损风险,缓解资产负债匹配压力。
2024年行业保户投资款(万能险为主)新增缴费为5787亿元,同比下滑2.8%,占寿险规模保费的13.8%。2025年3月,行业万能险平均结算利率为2.79%,较2023年、2024年分别下降60基点和5基点。此次《通知》强化了万能险设计、结算和投资监管,有助于提升资产负债匹配效果,促进行业稳健经营。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刊于05月03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