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庆新闻网
岳西县和平乡中纛村利用流水养殖石斑鱼,上了央视《2025家乡的年味儿》栏目,时长1分钟55秒。
中纛村位于陀峰山与多枝尖山之间的山脚、潜水的源头,由于境内水质极好,一直盛产石斑鱼。石斑鱼,当地称为“麻驼鱼”。清咸丰年间,该村林杞才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据传,林杞才有一次从家乡归朝,将“麻驼鱼”上贡给咸丰皇帝,咸丰皇帝觉得味道鲜美、十分高兴,遂将此鱼列为贡品,“宝纛贡鱼”由此得名。
长江“十年禁渔”启动后,岳西县对县域内潜水同步实施了禁渔,使得石斑鱼这道美食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新鲜的石斑鱼能卖到100元一斤,晒干的能卖到一斤400元以上,尽管能买得到,但经常是‘一鱼难求’。”该村党支部书记汪金艳说,禁捕后市场对石斑鱼的需求丝毫未减,在高利益的驱使下偷捕现象时有发生。
前些年,中纛村决定顺应市场需求,利用相关项目资金,在潜水源头右岸建设养殖场,对石斑鱼进行人工养殖。现场,记者看到,养殖场包括54个池塘,每个池塘面积约45平方米、深近2米,潜水河河水通过管道被引入各养殖池。“利用山泉水流水养鱼,既维护了潜水水生生态,又保障了市场供应,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汪金艳说。
项目上马后,中纛村“两委”还从浙江请来技术专家,对养殖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深山里的石斑鱼,娇贵、不好养,对水质要求极高,水温低了不进食,水质不好极易发病。”技术专家说,利用山泉水流水养殖,为石斑鱼提供了接近天然的水生环境。
好水养好鱼,好鱼名气大。听说中纛村利用流水养殖石斑鱼,央视《2025家乡的年味儿》栏目采访组来到该村,深入采访拍摄,让“宝纛贡鱼”在央视该栏目上刊播了1分钟55秒。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今年中纛村决定,将石斑鱼养殖项目整体打包出租,交由专业的市场主体运营。“今后,村‘两委’尽责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汪金艳说,相信通过市场化路径,该村石斑鱼养殖项目定会打造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