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患高尿酸血症的年轻人,体检单上亮起的,往往不止这一盏“红灯”。
“工作前两年胖了5公斤,第三年决心减肥,没想到反而胖了10公斤。”浙江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小刘,工作强度大,熬夜加班、没时间运动是他的日常,还时不时外卖炸鸡、啤酒等宵夜以作慰藉。
长此以往,仿佛与体重绑定,尿酸飙升,“肌酐偏高”“中度脂肪肝”等异常指标随之袭来——这意味着他的肾功能和肝功能指标都出现了问题,综合代谢不正常,“好像哪里都开始不对了”。
“透视高尿酸,背后是身体代谢的问题。”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益民说,如今,像小刘这样,因肥胖合并高尿酸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不止于高尿酸,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越来越多“老年病”开始在年轻群体中出现,“本质上,都是人体代谢出现紊乱的一个重要信号。”
尿酸是正常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朱益民告诉记者,嘌呤主要来自外源性摄入和内源性代谢。大约70%到80%的尿酸是由人体代谢过程中自身产生的,只有20%到30%来自饮食中的嘌呤。
除了嘌呤代谢异常之外,摄入高嘌呤物质、果糖、过度运动以及一些疾病的状态都会导致尿酸的大量生成;在肾脏、肠道发生病变时,尿酸排泄减少,也会导致尿酸升高。
“人体代谢的系统就像一个天平。”朱益民说,经过千百万年进化,人的身体形成了一整套“摄入-排泄”平衡的调控机制。如果“天平”失衡,比如代谢的速率大幅减缓,又比如摄入远高于代谢,体内尿酸堆积,高尿酸便找上了门。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各类高嘌呤食物,如今已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餐桌上。高能量饮食如高脂饮食、高糖饮料、超加工食品的过度食用,果糖摄入增加,容易转化为尿酸。此外,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健康食物的摄入量不足,长期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也会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因是肥胖。”朱益民解释,肥胖会导致肝脏尿酸合成增加和排泄减少,肥胖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的同龄人。“当然,高尿酸在年轻群体日益泛滥,除了不合理的饮食之外,还包括遗传、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
目前,我国痛风患者已经超过8000万,并以 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成为国内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高尿酸,也已经上升为一个现代社会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