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2025年青海经济“首季报”新鲜出炉,各项经济指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显示出青海经济的韧性和生机,良好开局为全年经济发展开了个好头。
在这份成绩单中,内外贸成绩亮眼——外贸增势迅猛,青海省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7.8%,增速居全国首位,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6.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24年以来首次转为增长,消费品以旧换新撬动消费超19亿元,成效显著。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和国内消费在一季度对青海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贡献,给青海经济增添春意,传递出青海经济在这个崭新春天的活力与信心。
外贸一组组数据,令人振奋。锂电池出口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光伏相关产品出口值占同期全国同类出口商品的近7成,冷凉蔬菜从“单一供港”转向“多元市场”,首次实现出口量季度破千吨,92吨马铃薯跨越关山首次叩响中亚大门……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在全国主要港口,重庆的堆高机和广西、青海的正面吊设备总工作时长提升最快,可见青海一季度外贸发展势头。仔细观察一季度青海外贸增长,规模增速的强势,结构的优化和成色的提升十分突出,绿色贸易新优势逐步显现。
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主动力,“青字号”产品走俏……要问青海外贸的“韧劲”从哪儿来?正是想方设法利用自身优势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找到发展机遇,提升外贸含“新”量。出口新增长点持续涌现,不仅是青海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以产业“四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关区“新三样”的异军突起,让青海在双循环的宏大叙事下,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
新技术、新产品的脱颖而出,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青海外贸增长、优化贸易结构的重要支撑力量。一季度,青海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占比较去年增加27.6个百分点,成为引领外贸持续向好最活跃的主体。无论是外贸市场主体活跃度的提升还是合作空间的拓展,都离不开今年青海“坚定信心、实干争先”的务实作风,以改革创新驱动、渠道对接驱动、服务优化驱动、政策引领驱动、数字赋能驱动,回答好高效“出海”这一摆在海关面前的必答题,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再说说消费。大力提振消费对扩大内需有着基础性作用,在今年经济工作中处于优先位置。一季度青海消费政策围绕“促”字做文章,多元联动的消费活动、真金白银的消费券,让措施落到心坎上,让补贴花在刀刃上,持续激活消费动力。为了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青海在全国较早出台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及时下达首笔资金,做好跨年度衔接。一季度全省汽车、家电、3C数码产品消费市场实现较快增长,申请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和新车购置补贴达9438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达4.9万人次,手机等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达6.8万人次,促消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不仅要以政策引领促消费,还要增加优质供给、优化消费场景。“夜经济”、数字消费、文旅消费等,是感知经济活力的窗口,也显示出青海增加多元性差异性消费供给的努力。春节前后以民俗演艺、国潮花灯、特色美食等多样形式培育夜间消费新增长点;电商布局、云平台销售,成为“青”货出青的重要渠道;岗什卡雪峰迎来出游高峰,大柴旦雪山温泉游客暴增,City Walk主题街区打卡、国潮动漫展、“赏花经济”火爆出圈,“冰雪+旅游”“赛事+旅游”“非遗+旅游”“美食+旅游”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仅清明假期三天,全省共接待游客78.52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旅游总花费3.26亿元,同比增长27.8%。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已经不止于改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多样化的消费体验。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引领消费新潮流和新风尚,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满足各族群众的多样化新需求,才能实现提振消费与提升生活品质的双向奔赴。
从独立的经济指标中看到整体的经济活力,一季度内外贸逐步扩大,有力拉动了经济向新向好态势,我们还要继续稳外贸扩消费,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改善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