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近日,走进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智慧管理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园区内各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道路等画面也在不断切换。
工作人员在这里能清晰看到企业排放烟气的流量、流速,以及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等指标,从而精准判断废气、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若发现超标情况,系统马上启动预警机制,相关园区管理部门迅速介入,核查原因并督促企业及时改正。
这是兰州新区“科技+监管”赋能生态环境治理的缩影。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以“智慧巡检+现场核查+服务指导”三位一体监管模式,为当地污染源在线监测装上“智能大脑”,精准管控污染物排放,推动环境监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
智慧巡检系统集成了专业环境监测、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监测网络。通过专业环境监测设备,可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快速扫描,实时获取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植被覆盖等环境数据。同时,遍布城市各处的物联网传感器持续采集大气污染物浓度、噪声水平、水质指标等环境参数,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系统能够对海量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自动识别环境异常,并及时发出精准预警。一旦发现问题,系统迅速定位源头,将相关信息推送至环保执法部门,实现快速响应与处置。
“数据异常就像环境健康的警报,必须第一时间追踪溯源!”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刘富民说,针对智慧巡检锁定的问题,会派出一支由执法骨干与行业专家组成的环保团队,及时前往现场进行核查处理。
“通过智慧系统精准定位,极大提升了检查效率!”刘富民感慨道。
同时,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对企业环保工作开展全方位的服务指导,当系统监测到某企业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企业排查设备故障、规范数据标记。
“现在有了专业指导,不仅解决问题快,管理水平也随之提升。”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说。
在这样的技术指导及贴心服务下,兰州新区2025年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即时有效传输率达99.5%,补全有效传输率达99.7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以更智慧的手段、更精细的管理,绘就兰州新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生态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