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5月27日讯 持续推进《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因地制宜增绿补绿,全年计划建设65个“口袋公园”……5月27日,2025年湖南省“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宣传暨绿色卫士下三湘活动在岳阳市君山区举行,现场为湖南省首批1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优秀实践成果颁发了证书,发布了2025年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大重点工作任务。
300余头洞庭麋鹿踏浪成群;8000余株银杉擎天而立;46.52万只越冬水鸟创历史新高;“水中大熊猫”洞庭湖江豚数量突破160头;中华秋沙鸭呈现从候鸟到留鸟的喜人转变……近年来,湖南通过不断完善制度、科学评估、强化监管、示范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此次活动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为主题,通过现场观摩、文艺汇演、案例展示、志愿服务等方式,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号召群众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共同守护生命家园。
活动现场为大鲵守护之路、十八年守护湘华鲮的故事、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江豚就地保护实践成果等湖南省首批1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优秀实践成果颁发了证书。
同时,为推动《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0年)》落实落地,活动还发布了2025年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大重点工作任务,包括:持续推进《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完成“十四五”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评估;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全年计划建设65个;开展湖南候鸟主要迁徙通道保护管护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等。
■全媒体记者 叶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