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燕窝,从价高难得的滋补珍馐,变为触手可及的日常滋补品。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跟随“民企显身手奋进正当时”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小仙炖。小仙炖作为朝阳区民企代表,靠着一碗鲜炖燕窝拓展成多行业的合作伙伴,贴近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创新手段也让其被更多消费者认识,成为拉动多元消费的典型案例。该品牌以下单鲜炖、每周新鲜配送的方式,让燕窝成为消费者案头的养生常客。
在小仙炖创立之前,滋补行业的燕窝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彼时,大部分商家售卖的燕窝多以干燕窝形态出现,需要消费者带回家进行一系列繁琐的处理工序。不仅耗时耗力,家庭炖煮的方法和火候很难把握,营养留存率也难以保障。这些繁琐的步骤,使燕窝消费始终局限于小众群体,难以走入大众生活。
小仙炖创始人林小仙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消费者在健康滋补领域的需求变化,推出的鲜炖燕窝,采用用户下单后工厂新鲜炖煮、每周冷鲜配送的模式,尽可能还原和保证燕窝的新鲜与营养,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且高品质的滋补体验。
小仙炖零售副总裁王宏伟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传统的燕窝滋补方式却面临着原料难鉴别、不懂如何炖、不知如何吃、没时间坚持吃以及家庭炖煮难以确保营养等诸多难题。小仙炖围绕这些痛点,在行业内率先使用马来西亚、印尼可溯源燕窝,做到“一瓶一码”,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燕窝从原料采集到加工制作的全过程,有效解决了原料难鉴别的问题。同时,小仙炖牵头发起《燕窝产地等级》标准,并签署专属燕屋协议,持续保障消费者的高品质燕窝供应。炖煮工艺上,小仙炖创新鲜炖工艺,将燕窝灌装后炖煮,通过模拟手工炖煮时的旋转技巧,同时也保障燕窝的口感、营养。
如今的小仙炖,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燕窝产品的销售,而是积极拓展多元消费场景,拉动了整个零售行业的创新与发展。2021年,小仙炖在北京核心商圈开设了第一家近千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店,毗邻北京SKP,集产品售卖、燕窝文化体验与社交互动于一体,让消费者全方位了解燕窝文化与产品,创新了传统中式滋补品牌线下新零售模式,完成了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截至目前,小仙炖已在全国16个城市布局27家门店。
王宏伟介绍,小仙炖还积极开展跨界合作,与餐饮企业联手,将燕窝融入到各类美食中,推出特色滋补菜品,拓展了燕窝在餐饮领域的消费场景。
小仙炖发展的十年时间中,也得到了朝阳区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初创时期,小仙炖被朝阳区的商业活力所吸引,决定在朝阳区启程,并在北京四处寻找落脚点,常营地区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伸出援手,为企业积极协调办公场地,自此,企业在常营安家,开启了十余年稳健增长之路。
进入快速发展的小仙炖,目标是推动中式滋补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之选。朝阳区政府作为企业坚强的后盾,给予了多层次、系统性的支持。自2021年起,小仙炖持续参与北京消费季系列活动,借助朝阳区构建的多元化消费场景,企业品牌获得了广泛的市场关注,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也为“北京国际消费品牌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
与此同时,朝阳区商务局支持帮助企业开展异业活动高端品牌资源对接,帮助企业开拓销路,搭建企业交流平台,积极提供跨界活动资源。通过一系列举措,小仙炖将燕窝这一原本相对小众的滋补品,成功推向更广泛的大众消费市场,不仅带动了自身品牌的多元化发展,也为整个零售行业在产品创新、消费场景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小仙炖副总裁葛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消费趋势如何变化,广大消费者对于健康、对于高品质产品的底层需求是不变的。在小仙炖看来,核心是始终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价值创新,才能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需要的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上一篇:安徽三人男篮晋级全运会决赛
下一篇:建议用技术手段杜绝大股东违规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