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训+就业”锻造技能人才
创始人
2025-05-26 04:10:49
0

本报记者 陈 晨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从藏毯编织到数字标注,从有机农畜到生态旅游,从盐湖产业到绿色算力,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占全省就业人口总数的16%的青海技能人才,成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青海通过实施精准化专项培训行动、深化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技能人才、以赛促训提升技能水平、强化培训就业联动机制等创新举措,全力构建“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技能提升、科技创新,实现就业增收、人才发展和产业兴旺互促共进。

制度创新拓宽职业路径,激活人才发展动能

“‘新八级工’制度出台后,技能人才晋级之路的‘天花板’终于被打破了,职业荣誉感油然而生。晋级之路向上延伸,待遇和社会认可度都得到提升。”在青藏铁路公司开展“新八级工”试点后,职工冯林自豪地说。

为持续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青海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发展体系,在传统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层级,并向下延伸学徒工序列。目前,已经在青藏铁路公司、国网电力公司开展“新八级工”试点,计划三年内覆盖全省53家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同时打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双向通道,允许高技能人才报考通信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资格,实现职业发展“立交桥”。

强化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打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近年来,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待遇保障,培植好技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产业工人队伍“根系”更加发达。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其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让高技能人才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推荐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按规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切实增强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

多维培训体系锻造技能精英,赋能产业升级

“让一个人的技术水准,变成一群人的能力水平”,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操作工首席技师吴正银积极带领团队攻关技术难题,夯实人才基础。

吴正银发挥技术创新带头人“师带徒”“传帮带”作用,坚持“纵向”上传道授业,为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培养技能人才1500余人,开展技术交流300余次。其中,24名徒弟在国家二类技术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和集团技术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12人破格晋升技师、高级技师和特级技师。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青海采取“人才+精品项目”形式,打造集技能培训、技能评价、技能竞赛、技能交流、工匠精神传播为一体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平台,促进技能人才供应链与产业链有效融合。

通过构建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省级竞赛为主体、市州级竞赛和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竞赛相结合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促使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目前,全省高技能人才达10.06万人,涌现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青海油田史昆,“青海高原工匠”获得者亚洲硅业王生红和中复神鹰柴娟等一批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技能领军人才。

与此同时,青海紧跟绿色算力、数字经济、节能环保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推进新职业工种培训。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支持企业广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满足新职业对新技能的需求。

产教融合精准育才,破解结构性就业难题

目前青海仍面临着“人岗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这也已上升成为制约青海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瓶颈。

蓝算科技公司作为青海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重点企业,在落地过程中,企业负责人李刚发现本地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技能)人员普遍缺乏,人工智能技能从业者短缺成了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青海围绕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绿色算力基地等产业发展目标,合理设置,调整培训方向,及时更新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将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绿色算力紧缺工种纳入补贴项目。

同时,及时调整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康养领域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补贴标准,提升培训机构和劳动者参训积极性。协同卫健等部门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加大护工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全省打造一批精品培训项目品牌。

进一步强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有机衔接,优化技能人才转换机制。发挥企业培训主体责任,强化校企合作,突出“以训稳岗”“以工代训”,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人员充实培训力量发挥职业(技工)院校的主力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强与职业(技工)院校的合作,以“厂中校”“校中厂”方式全面推进新型学徒制,不断深化工学一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启动“技能照亮前程”计划,重点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等八大重点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通过企业订单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班等创新形式,2025年计划开展补贴性培训8万人次,持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市场适应力。同时,广泛宣传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选树宣传优秀高技能人才,持续彰显技能人才社会价值,让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成为新风尚,引领青年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龙舟巡游迎端午 转自:贵州日报 端午节临近,5月25日,铜仁市碧江区举行龙舟巡游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赏。 ...
陪诊服务行业观察:看病路上,要...  【记者观察】“多亏了你啊,不然我一个人得急死了……”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公共大厅,年过七旬的吴奶奶...
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时隔五年恢...   新华社电 5月25日,T8701次列车从南宁站驶向河内,这标志着时隔五年,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恢...
港口标准化建设风劲扬帆 港口码头作为国际货物接卸和中转的枢纽,是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的重要物流支点。港口码头领域标准化水...
副省部级暨军民,当选新职 据“杭州发布”消息,5月25日下午,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会议依法选举暨军民...
胡塞武装: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 转自:上观新闻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25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表声明称,对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实施...
马耳他政府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转自:上观新闻马耳他总理阿贝拉25日在该国北部城市莫斯塔举行的一场活动上发表讲话时表示,马耳他将正式...
网上教你挑西瓜的技巧真的有用吗... 夏天来临,又到了“吃瓜”的季节!西瓜作为消暑佳品备受青睐,挑选西瓜需要掌握哪些技巧?这份夏日“吃瓜”...
四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推介会...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文雯)5月25日,四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省委常委、...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大量工作人员...   新华社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大量工作人员5月23日突然遭到解职。  《华盛顿邮报...
西投会上新风向 西博会展馆一角。成都馆展示的新材料。南充馆展示的电子产业集群。宜宾馆展示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电池。  ...
四川省文庙保护联盟成立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霏)5月23日,四川省文庙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德阳文庙举行。  活动现...
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西部发展机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碧红 文露敏 田珊 刘珩 唐子晴/文 田为/图  今年是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创立...
谁是你心中的科普人气王?国防科...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正在火热举行。经专家评审,有31位科普达人从初赛的激烈...
打开西博会“采购车” 看川货这...   五月二十五日,采购商在逛展。  本版摄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何海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
勘察设计路上勇当先锋 转自:贵州日报方钱宝在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石棉:“三产融合”构建高质量发... 建设中的老鹰岩水电站。位于丰乐乡的石棉枇杷大观园。“贡嘎金汤”温泉中心。□廖诗雪/文 黄刚/图  5...
今年以来南方最强降雨将来袭   新华社电 中央气象台5月25日发布重要天气提示,27日至29日我国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
专项贷款政策扩围加力——稳岗扩...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围绕降低申请门槛、扩大对...
为“未知”付费:这届年轻人为何...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受访者购买过哪些类型的盲盒:潮玩盲盒 78.23%文创盲盒 56.16%食品盲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