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首都大学生理“响”轻骑兵第二场宣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大学生共同朗诵《少年中国说》。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讯(记者 何蕊)昨天,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开讲。除了理论宣讲,3所高校学生还通过舞蹈、表演、歌唱等形式,讲述青春信仰。这是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首都大学生理“响”轻骑兵系列宣讲的第二站。未来,宣讲还将走进更多高校。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泱泱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我们一路走来,弦歌不辍……”中国音乐学院学生的深情朗诵拉开了“大思政课”的帷幕。随后,笛音、古琴声、歌剧经典唱段先后响起,用音乐诠释文化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以情景朗诵的形式,将“大山的女儿”黄文秀投身脱贫攻坚战的生动事迹搬上舞台。北京联合大学视障学生陈开灿以“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信仰之旅与青年担当”为题,讲述了自己寻找光明、坚守信仰的感人故事。
这些作品都是从去年“信仰行”首都大学生宣讲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为巩固大赛成果,推进“信仰行”活动走深走实,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社科院(市委讲师团)联合策划了首都大学生理“响”轻骑兵系列宣讲,旨在推动首都高校学生学理论、用理论,为他们成长成才搭建舞台。
“信仰行”项目已进入第3年,形成了“理论+故事+文艺”的特色宣讲形式。其中,理论微宣讲部分,大学生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大学生好故事部分,主要展现青年学子挺膺担当的精神风貌;文艺展示部分,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思维,结合宣讲主题开展文艺表演。未来每个月都计划举办一场宣讲活动,引导大学生用青春之声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汇聚团结奋进力量。
下一篇:率调研组来青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