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出口到IP出圈 中国网文迈向全球共创
创始人
2025-05-25 22:56:10
0

转自:北京商报

3.5亿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凭借着“创作—反馈—再创作”的模式以及日趋多元的IP化路径,中国网络文学(以下简称“中国网文”)正在国际舞台上释放出越来越强的声量。从《庆余年》《全职高手》的海外爆火,到被大英图书馆纳入馆藏,从链接顶尖资源到借力AI加速规模化发展,从内容出海到产业链出海,中国网文走向世界的同时,不仅在让IP全球化,也在通过IP模式的全球化,把中国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链接资源 深化本土运营

中国网文IP出海正在不断取得突破,也迎来了规模的快速增长。据《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市场规模达2985.6亿元,同比增长14.61%。

与此同时,中国网文的IP产业链条,也已触及授权出版、有声读物、动漫、游戏、影视、衍生品,乃至文旅等多个领域。

成绩的背后,链接全球顶尖资源实现高效的本土运营,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阅文为例,先后和迪士尼、奈飞、索尼影业等合作,将改编的剧集《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大奉打更人》等推向全球。其中,《庆余年第二季》是Disney+有史以来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由阅文IP改编的《墨雨云间》以及阅文出品的《与凤行》,均是TikTok上播放量前五的中国剧。

此外,2024年,《斗罗大陆》《诡秘之主》《君九龄》《慕南枝》《末日乐园》《庆余年》《全职高手》《宿命之环》《我们生活在南京》《簪星》共10部中国网文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这是继2022年大英图书馆首次收录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之后,中国网文再度入藏这一全球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

中国网文也正在以“文旅+”的新模式拓展更多海外新场景。

2024年,瑞士国家旅游局赋予《全职高手》叶修“旅游探路员”身份,与读者相约苏黎世;YUEWEN WONDERLAND嘉年华、阅文IP盛典等相继落地新加坡,助力海外读者感知中国IP、感受中国故事等。

AI翻译提速规模化出海

AI翻译,正在加速中国网文多语种、规模化出海,为中国网文打开更多新兴市场,形成新增量。

数据显示,2024年,起点国际(WebNovel)新增AI翻译作品3200多部,占中文翻译作品总量近一半,在畅销榜Top100中的占比约四成。借助AI升级多语种翻译以来,当前WebNovel的作品已覆盖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印尼语、日语等多个语种。在小语种方面,2024年AI翻译的非英语作品的收入增长超过350%。借助于小语种翻译的突破,日本、西班牙、巴西、法国、德国成为2024年阅文海外增速前五大国家,尤其日本的用户增速达到180%。

在AI翻译的网文作品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据《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2024年,AI翻译作品爆款《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成为六大语种全年收入最高作品。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指出,相对于传统机翻方式,AI大语言模型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加丰富的语料以及更低的翻译成本,可以产出翻译质量更高的文本。2024年,新增AI翻译作品已经占到起点国际(WebNovel)所有出海网文作品总量的近一半。应用AI翻译后,网文的翻译效率提升了近百倍,成本平均降低超九成。

此外,网文翻译效率还与海外网文用户体验密切相关。调查表明,超八成用户会把“作品更新稳定,题材多样”作为选择网文阅读平台的第一要素。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1000字的翻译,人工需要1小时,AI只需要1秒。

打开“破壁”新思路

IP出海,“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在业内看来,中国网文出海早期面临着翻译难度大、速度慢、译者资源少等难题,尤其是网络文学有非常多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专用术语,要想破“文化壁”更难。

如何让故事更深层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理念能够被海外用户理解,需要找到本土化和全球化的连接点。

为破“文化壁”,阅文集团推出原创出海,海外网文作家开始能用本国语言自行创作网文,同时,通过影视、游戏、动漫等更普世性的文化载体,实现文化转译,以及在产业运作上链接全球。中文在线则通过再开发在国际市场上已有良好反馈的国漫IP打造全球IP,例如推出《罗小黑战记2》。

从作品、模式的单点试水,到链接资源携手共创,当前中国网文出海已进入到体系化深耕的新阶段。

2024年,阅文集团宣布和大英图书馆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合作项目“数字时代下的文学”。

合作内容包括定期组织中英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探索IP的文化共创与创新联动等。

今年5月,起点国际(WebNovel)携手CCC集团发起“小说方程式”日本征文,联动日本职业教育巨头滋庆学园COM集团、日本动漫电影文化联盟、日本动漫产业鼻祖株式会社石森等顶尖文化产业资源,打通从创作培育、IP开发到线下运营的IP共创生态。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依托数字基建,实现从“猎奇式传播”到“价值共振型输出”的质变,标志着中国文化品牌正通过技术、内容与平台的协同,在全球市场完成体系化布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甘肃文旅产业投资合作洽谈会在深... 本报深圳5月25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睿君)政企携手聚合力,精准对接促共赢。今天上午,由甘肃省...
广西龙胜三舍村遭山洪灾害武警徒... 转自:千龙网5月23日,广西桂林龙胜三舍村突发山洪灾害,已造成5人遇难,目前仍有多人失联。5月24日...
易象的意义生成与意象之美的伦理... 转自:光明日报【论点摘编】余开亮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撰文指出,易象的意义生成具有层...
坚守建交初心 促进共同发展   据新华社雅加达5月25日电(记者 曹凯 刘畅)当地时间5月2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印度尼西亚...
江苏10项目入选智能制造标准应... 本报讯 (记者 付奇)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公布第二批76个智能制造标准应...
首批市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启动   本报讯(记者 何蕊)近日,第一批《北京市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启动。北京市档案局面向博物馆、...
哥伦比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 转自:光明日报  哥伦比亚对外大学教授莉娜·卢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哥伦比亚正式加入高...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仇聪 医生提醒,对老年人而言,睡得少和睡得晚都不是好习惯。 睡得晚有何危害 打乱生物钟 老年人睡眠调...
海陵赴沪推介签回12个产业项目 本报讯 (卢佳乐 海宣) 5月22日,海陵(上海)产业投资说明会在上海浦东举办。泰州市海陵区以“‘海...
多些“新质就业” □ 陈立民 就业,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
我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全国...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永萍)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
初夏如何补气血 健康度夏 勾建山 在中医理论里,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足,身体才能充满活力。初夏阳...
国际友人青睐深圳文博会北京展区 转自:千龙网原标题:国际友人青睐深圳文博会北京展区 对“天宫藻井冰箱贴”爱不释手;全新品牌“北京博物...
浦口区文化馆打造美育新地标 5月19日至25日,浦口区文化馆文化服务宣传周以“12场美育培训、8场老年培训、2场演出、2场展览、...
一根供电轨,何以卖全球? □ 本报记者 董翔 通讯员 单维亮 张健伟 5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宁滨江开发区的南京物华电...
官式琉璃文博会上绽放千年华彩   本报讯(特派记者 袁云儿)官式琉璃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精华,承载着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白玉壶中一片冰” 转自:光明日报  色彩是艺术审美和创造的第一要素,具有直接影响灵魂的力量。歌德说:“一切事物都是互相...
墓志中的唐代文人籍贯 转自:光明日报  籍贯是近代才有的名词,籍与贯是有些不同的。籍是役籍,指家庭所承担的徭役种类,如民、...
万里“寻亲”,德企为何看好玄武... □ 本报记者 盛文虎 5月22日,20多位参加“德国企业南京行”开放合作大会的高管走进玄武区徐...
南京发布“认领一棵茶树”新玩法 本报讯 (韦琮) 5月23日,以“‘质’绘青绿·‘智’链茶香”为主题的2025年现代茶产业链“科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