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5月22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结对服务”启动仪式在普陀国际健康产业中心举行。高校院所、企业、科研团队等多方代表齐聚一堂,进行交流研讨,助力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共振同兴。
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8家高等院所的10个科研团队与10家重点企业现场签订联合攻关项目,为“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结对服务”活动揭开序幕。科研团队和企业双方将深化“平台+院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为突破产业创新关键瓶颈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普陀区以‘6 + 6 + 6’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六大指标、六大产业、六大领域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指标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力推动建设现代化新普陀。“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结对服务”将聚焦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一条鱼”等海洋领域产业需求,持续推动进企活动。
活动现场,普陀首批11名“科技副总”受聘入职11家对口科创企业。“科技副总”主要帮助企业凝练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主动链接科研院所资源,推动校企双方在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助力打造“企业出题、政府助题、院校答题、市场评题”的成果转化体系,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当天,浙江大学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东海实验室、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推介了船舶修造、海洋装备、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最新科创成果,激发了各方创新合作的积极性,为探索更多创新突破、技术转化、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可能。
启动仪式后,政校科企四方共同举行了产才融创对接交流会,各方以进一步推进“产才双进”为重点,就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推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就业创业协同发展等进行深入交流,凝聚了产教融合新合力。
舟山市普陀区实施“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结对服务”活动,将构建起产学研用全链条生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下一步,普陀区将持续完善院校企长效对接机制,加快畅通多方人才有序流动通道,全力推动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人才价值充分释放。(张琼)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