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给水球“打针”后捏爆泡泡
达到解压效果
这款“捏捏乐”玩具您见过吗?
别看它可可爱爱的
实际上这款玩具
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最近,一位医务工作者在网上发帖称,自家孩子学校附近出现了售卖针筒玩具的现象。据了解,该玩具的玩法是通过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液体或气体,使球体表面产生气泡,儿童通过捏破这些气泡获得解压。
发帖人称,该玩具配备的注射器的长短、重量、表面刻度与自己平日工作中给病人使用的注射器并无二致,唯一的区别是针头“看起来疑似被人工磨平”。她认为这类玩具“非常危险”,尤其是空气注入人体内可能致命。
△左图为发帖人在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右图为孩子的注射器玩具。(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在电商平台,也有一些店铺售卖这类玩具,多数是用塑胶材质制成小动物、水果或糕点等形状,并附带一个金属针头注射器。产品页面上标注着“发泄解压”“学生专用”等字样,但有部分店铺并未直接标明配有针筒,而是将表述改为“送打泡泡工具”。
有记者购买了多款注射器玩具,发现它们均没有标注生产厂家,虽然针头是平头的,但仍然非常细。记者用猪肉测试,针头可以轻松扎进肉里。
这类针筒玩具
外形与医用注射器相似
容易让孩子混淆玩具和医学用品
针头设计容易诱发不安全事件
危险性较大
涉嫌违法违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的规定,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存在可触及的功能性锐利尖端;而供3岁及以上但不足8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因功能需要(例如玩具缝纫机的针)必须存在功能性锐利尖端,应当设置警示说明,并且不应存在其他非功能性锐利尖端。
提醒
针筒玩具含有功能性锐利尖端
即使设置了警示语
在儿童玩耍时仍然存在刺伤人的风险
广大家长和青少年儿童
应警惕此类危险网红玩具
不要购买和使用!
同时也提醒广大经营者
要把握好进货关和选购关
保障儿童玩具质量安全!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将进一步规范儿童玩具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持续强化校园周边儿童用品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
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消费者如果发现了
销售危险玩具或“三无”产品的违法行为
可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来源 | 深圳市场监管、幸福福田、人民日报、封面新闻、广东台触电新闻、佛山日报等
编辑 | 黄星蓉
审核 | 周山
中国市场监管报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