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之后,地铁涨价潮也来了?
创始人
2025-05-23 12:07:04
0

|凯风

新一轮涨价潮来了。

日前,重庆发布轨道交通调价听证会公告,拟终结持续近20年的“2元时代”。

公告表示,票款收入与运营成本差距日益加大,需完善票价机制。

无独有偶,就在一个月前,昆明地铁刚刚完成调价;而在此前,广州地铁取消单月满15次六折优惠。

即使不涨价的,也在开源节流。有城市地铁提前半小时收车列车班次间隔也被拉长。

不只是地铁,从高铁到自来水、煤气等公用事业,都已开启涨价通道。

去年6月,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等4条高铁票价开涨,部分线路涨幅近20%

过去几年来,包括深圳、成都、福州在内,全国已有130多个市县发布天然气价格调整通知。

从高铁到地铁、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涨价潮为何突然来了?

01

地铁为何纷纷涨价?

许多城市都在拼命建地铁,但地铁本身并不是一个赚钱生意。

没有财政补贴,9成以上地市难以自负盈亏

当然,作为公用事业,地铁定价不能简单随行就市,诉诸财政补贴并非没有道理。

据图数室统计,各大城市地铁补贴总额超千亿,最高的北京多达248.5亿,郑州、深圳、成都、宁波、苏州、青岛等也超过70亿。

正准备调价的重庆、已经调价的昆明,2024年拿到的财政补贴分别为43.5亿元、23亿元。

所有财政都取之于民,既然补贴如此巨大,为何最后还要涨价?

原因在于,即使加上补贴,能做到持续盈利的地铁公司也不多。

数据显示,仅有12家地铁归母净利润超过了1亿元,部分地区陷入亏损。

换言之,如果没有财政补贴,仅靠票价收入和地铁物业收益,几乎所有城市都在亏损。

更大的问题是,在财政过紧日子的当下,加上房地产遭遇历史转折点,财政补贴没那么容易了。

过去,房地产一路高歌,部分地铁公司化身房企或综合运营商,即使不靠补贴,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如今,不仅地产资产大打折扣,地铁与城市经营、卖地财政、物业开发之间的协同效应也将不复存在。

许多城市诉诸地铁大扩张,意在借助地铁经营新区,通过卖地而来的土地财政,反哺城市建设。

地铁公司也是如此。地铁不赚钱,但与地铁相关的TOD物业开发和运营,却是黄金时代最赚钱的生意之一。

如今,这一循环已被打破。

02

越来越多城市,支撑不起地铁的庞大开支了。

任何基建都是要花钱的,建设的成本数以百亿千亿计,而运营维护成本同样不菲。

没有庞大的客流作为支撑,或强大的财力进行兜底,最终只会陷入债务无底洞。

退一步讲,即使地铁票价不断上涨,如果客流强度依旧不足,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所谓客流强度,即单位公里每天的平均客流人次,既是地铁拥挤、繁荣程度的标志,也是地铁效益和可持续性的直观指标。

根据交通部数据,在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50多个城市里,以0.7万人次/公里日的运营标准来看,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3

在所有城市中,只有9座城市客流强度超过1万人次/公里日:深圳、长沙、广州、上海、兰州、哈尔滨、北京、西安、成都。

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地铁客流强度不到0.5,而一些中小城市有轨电车的客流强度甚至不到0.1,最低的只有0.0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很多,诸如线路单一,尚未串联成网,难以发挥网络效应;又如经营城市思维下,优先开发郊区,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不足,客流量过低。

但更多城市,则是人口不足带来的根本困局。

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尤其是庞大的城区人口作为支撑,就无法形成足够大的客流强度,纵使地铁价格翻倍也无济于事。

正因为这一点,国家已开始全面收紧地铁规划,不仅GDP、财政、人口成为三大硬性指标,客流强度、债务率更成为核心考量因素。

过去几年,没有任何新三四线城市地铁规划获批,就连一二线城市线路也大幅被“砍”,部分省会城市更因债务率而被拒之门外。

这是新的变局,地铁大扩张时代一去不复返。

03

房价不涨,什么都要涨了。

客观而言,无论水电煤气还是地铁、铁路价格,我们与国际相比都不算高。 

公用事业价格的高低,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也与经济发展模式和财政运转机制有关

高增长时代,内有财政收入扩张,外有卖地收入回补,公用事业借助补贴就能维持相对较低价格。

彼时,一年几十亿的公交地铁补贴,相比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的卖地收入,可谓凤毛麟角。

但这一逻辑在当下已不适用,地方政府开始过紧日子,债务压力与日俱增,公用事业涨价是再简单不过的选择。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公用事业涨价还有一重考量,即带动通胀预期回暖。

过去一两年来,官方多次表态 “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政策思路也从之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

水电煤气公交地铁等公用事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都有一定垄断效应,即使价格上涨,市民也没有多少替代选择。

因此,公用事业涨价具有较强的传导效应,能带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价格指数)的双双上行。

据天风证券测算,水电燃气价格上涨4%-8%,有望带动CPI 上涨0.2-0.4个百分点,更将带动PPI同比上行0.5-1.0个百分点。

无论出于成本考虑,还是财政压力计,抑或打破通缩循环,公用事业涨价潮,或将避无可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视频|外交部回应美政府拿哈佛开...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美国政府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学...
历史上规模最大!第29届世界燃...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5月23日中午,2025年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上证科创板计算机主题指数将于5...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上海5月23日电 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23日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
苏垦农发:目前公司夏粮收割尚未...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司夏粮是否开始收割,最近江苏连续强降水对收播工作有无影...
永安药业涨停,3机构现身龙虎榜 永安药业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34.93%,成交额17.16亿元,振幅6.04%。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
小米,豪掷2000亿! 来源:投资家大公司动态重拳整顿“飞单”!抖音生活服务一季度封杀4.5万违规商家抖音生活服务启动“飞单...
注意!晋中交警发布通告! 转自: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晋中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通告晋中市城区拟启用27套、重新启用21套交通违...
华丽家族: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对公...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7%,不足8%,与第二大股东相差无几,...
九洲药业:子公司浙江九洲药物科... 将为公司持续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保障,并积极影响公司拓展全球规范市场。 5月23日...
5.96亿主力资金净流入,肝炎... 截至5月23日收盘,肝炎概念上涨0.89%,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板块内,85股上涨,海辰药业20%...
教育部、财政部:2025年全国... 转自:微言教育《通知》明确,要科学统筹特岗教师招聘,2025年“特岗计划”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重点...
联泓新科:公司PEEK项目中试... 投资者提问:公司有无PEEK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的技术开发生产。董秘回答(联泓新科SZ003022)...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
连续开枪、多次驱赶、催泪瓦斯—... 02:41近日,以色列军方和警方突袭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北部阿斯卡尔难民营。当地民众告诉记者,此次以军...
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 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
长华集团:公司持股平台拟减持不... 5月23日,长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华集团,605018.SH)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宁波长宏...
交通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 格隆汇5月23日|交通银行(601328.SH)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交通银行股...
恒瑞医药(1276.HK)上市... 来源:活报告A+H上市潮下,港交所再迎来一家行业龙头!2025年5月23日,被称为“医药界茅台”的恒...
52TOYS「乐自天成」首次递... 来源:活报告2025年5月22日,乐自天成(52TOYS)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富创精密(688409.SH)... 格隆汇5月23日丨富创精密(688409.SH)公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根据公司签订的《关于沈阳正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