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这笔账我要了7年没结果,没想到综治中心的刘法官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近日,李某某向驻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综治中心的浑南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刘丽竖起大拇指。
前不久,为讨要被拖欠7年的劳务费,李某某来到浑南区综治中心求助。刘丽介入后,不仅协助查找到拖欠方联系方式,还运用专业法律知识参与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这个感人故事,是浑南区法院助力浑南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浑南区法院通过延伸触角,将立案和速裁服务入驻综治中心直通民心;对驻综治中心解纷力量加大指导和培训力度,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与驻综治中心其他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解决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挥出推进和参与浑南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三板斧’,成效显著。”浑南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文艳近日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延伸服务立案速裁直通民心
步入浑南区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开放式的浑南区法院接待窗口位列其中,窗口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接待来访群众。
“接待窗口主要为来访群众提供立案、咨询、调解、信访答疑等服务。”刘丽介绍说,接待窗口还放置了诉答文书示范文本,帮助、指导当事人整理归纳争议焦点,便于纠纷高质高效化解。
在接待窗口对面,一台“辽法云亭”格外吸睛。该亭设有诉讼风险评估、诉状生成、自助立案、文书跨域送达等八大功能模块。
刘丽介绍说:“‘辽法云亭’是一台‘一站式’全域自助诉讼服务设备,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全方位的诉讼服务。”
设置在综治中心的浑南区法院速裁法庭,也让记者眼前一亮。
为了让速裁法庭高质效运行,浑南区法院对综治中心常驻审判团队进行“1+2+1+N”配备,即1名长期从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法官牵头负责,配备2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同时根据调解工作随时调配法院特邀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今年3月底派驻以来,速裁法庭共受理各类型案件27件。
“刘法官,我已经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太感谢了!”近日,刘丽接到丁某某的报喜电话。
这是一起由速裁法庭审理的继承纠纷案件,继承人丁某某与其他继承人一直没有达成一致,导致案涉房产不能过户。丁某某在接待窗口立案后,派驻法官团队通过速裁快审程序审理,仅用3天便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指导培训专业支持助力解纷
“原告居住地在外地,交通事故发生在沈阳,在沈阳起诉可以按照外地赔偿标准计算吗?”“顺风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受伤,保险公司免责吗?”
……
3月25日,在浑南区法院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庭审现场,浑南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参加旁听。庭审结束后,针对死者因伤后治疗及死亡产生的各项损失金额计算方式等问题,主审法官杨甦对人民调解员开展培训,并现场互动答疑。
这次培训,是浑南区法院针对浑南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全面开展业务培训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浑南区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评理说事员、“法律明白人”等法律业务培训17期、1000余人次,实现全区各街道解纷力量培训全覆盖。
为了给人民调解工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浑南区法院通过“线上+线下”个案指导对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意见,提升调解协议书写规范性,进而提高调解效率。对于各调解组织作出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有效76件。
值得一提的是,浑南区法院还助力浑南区综治中心风险研判。
“我们及时针对每周受理、审结案件情况,对于发现的苗头性、隐患性问题发出预警。去年10月,法院在处理一个民事系列案件中发现刑事犯罪线索,经相关单位协力配合,案件进入侦查程序。”刘丽说。
协同联动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为了解决纠纷化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浑南区法院与驻浑南区综治中心其他部门建立起协同联动机制。
刘丽说:“浑南区法院与区司法局制定《关于协同推进矛盾化解工作的实施办法》,10名特邀人民调解员对接全区10个街道的司法所;与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建立生态环境领域府院联动工作机制,预防和化解生态环境领域行政争议;在区交警大队建立‘交警+法院+保险行业协会’工作模式。”
同时,浑南区法院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有事好商量”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关于对全区零纠纷工作室开展巡回业务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派干警参与全区260个社区(村)的“三零”(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工作开展。
不久前,祁某某等30余人因劳务合同纠纷来到浑南区综治中心求助。接待窗口工作人员了解到,30余名原告均不会写起诉状,还有些原告在外地务工或生病无法起诉,导致诉讼困难。
随后,浑南区法院与区司法局联动,协助原告申请法律援助,同时由人民调解员跟踪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浑南区法院出具调解书,维护了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王文艳说:“基层法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司法审判是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利器。随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浑南区法院将在区委、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全面落实‘抓前端、治未病’要求,在服务大局的实践中持续抓好‘办案’与‘治理’,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浑南新篇章。”(记者 张国强 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