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亚马逊推出气候友好认证以来,其认证种类不断扩充,至今已有59种,除Compact by Design和Pre-owned Certified两种亚马逊自有认证外,其余57种绿标认证均可通过碳中和认证或验厂类认证来获得。
碳中和认证与验厂类认证的主要区别在于认证方式的不同,那么在实际认证过程中验厂类认证和碳中和认证究竟应该怎么选呢?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绿舟将从定义、收费标准、常规认证流程、常见认证类型入手,详细解读验厂类认证,帮助大家弄明白验厂类认证与碳中和认证的具体差异。
1、从定义上看
验厂类认证是指第三方机构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对其原材料、工厂、贸易商等进行线上或线上线下的审核,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特定的环保和气候友好标准。符合标准的产品即可通过验厂类认证,并可申请获得亚马逊绿标标识。
碳中和认证是指通过科学方法量化企业、产品或活动的碳排放量,并通过减排措施和碳抵消手段,实现“净零碳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的一种认证机制。获得碳中和认证,即可申请获得亚马逊绿标标识。
2、从收费标准来看
验厂类认证一般以店铺/品牌维度收费。
碳中和认证一般以Asin维度收费。
3、从常见认证类型来看
验厂类认证常见认证类型有:GRS认证、RCS认证、FSC认证、OEKO-TEX认证、GOTS认证、ISCC PLUS认证、USDA认证、EWG认证
碳中和认证常见认证类型有:CP认证、CF认证、SCS认证、CNBT认证、CarbonNeutral认证
4、从一般认证流程来看
验厂类认证认证流程
预审:提交文件(如环境政策、排放数据)。
现场检查或线上审核:审核员实地勘查设备、操作流程及记录。
员工访谈:了解环保意识及培训落实情况。
报告与改进:出具审核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认证决定:通过后颁发证书,定期复审确保持续合规。
碳中和认证认证流程
碳盘查:确定边界(企业、产品或活动),收集能源消耗、物流、供应链等数据,计算总碳排放量。
制定减排计划:设定短期与长期减排目标,明确技术路径。
实施碳抵消:购买符合国际标准的碳信用,抵消剩余排放。需确保项目具有“额外性”(即无碳信用支持则无法实施)。
第三方审核与认证:核查机构验证数据准确性和抵消有效性,颁发碳中和证书(通常有效期1年,需定期更新)。
上一篇:侃股:辩证看待小市值股票
下一篇:外卖骑手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