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团结报
近年来,广东省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民生、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残疾人生活水平仍普遍滞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残疾人多层次个性化需求有较大差距。
建议:
完善多元化社会保险机制,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一是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二是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照护问题。三是在政策框架内,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推动残疾人医疗保险制度与商业健康保险相结合。尝试设立残疾人补充医疗保险、逐步扩大大病救助范围。
健全多样性社会福利制度,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一是稳步扩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覆盖面,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家庭实施护理补贴,启动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辅具适配等补贴制度。二是加强农村残疾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居家养老服务,为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供养和社区照料服务。三是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规政策。
构筑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满足残疾人日常需求。一是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二是优化城乡低保制度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推进残疾人脱贫工作。三是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机制,制定规范服务标准,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提升托养和照护服务质量。四是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网络,支持智能化辅助器具、康复设备等领域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开展多渠道职业培训,拓宽残疾人就业平台。一是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法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推动提高残疾人就业薪酬待遇。二是制定职业培训“规划化”实施方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健全职业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革 粤)
上一篇:郑钦文训练备战法网
下一篇:将爱与希望播撒在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