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回佳佳 通讯员谷一智)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二批)的通知》,我市“对供水管网定期‘体检’”和“提升探漏水平”2项措施入选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内容,获全国推广。这是继2024年3项措施入选住建部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一批)后再次入选,目前我市累计共有5项措施获得全国推广。
近日,世博广场小区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该小区“夜间最小流量”每小时用水量突然升高到27.9立方米,工作人员通过持续观测与数据分析,判断该小区可能出现了供水管网漏损情况。随后,测漏科迅速锁定异常区域,排查漏损点,维修人员及时修复漏损管道,修复后系统显示数据降低至每小时13.4立方米。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处暗漏,每小时至少流失14.5吨水。此次对供水管网漏损问题的及时发现与高效处理,正是提升探漏水平在实际场景中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在提升探漏水平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优势,构建智慧水务体系。通过已建成覆盖全网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DMA区域水量监控系统,与供水调度系统相结合,综合分析预判,实现了突发漏点报警、区块跑漏提示、管网数据台账等功能,为管网管理与维护提供科学支撑。
在供水管网定期“体检”工作中,该公司系统谋划对全域2213公里供水管网实施科学检测。创新巡检模式,将管网、管廊巡检与12319数字城管网日常巡检和消防巡查深度融合,实行“输水管网每周巡检、主干管网每月巡检、闸门设施每年维护、施工路段管网全程看守”的常态化检查维护模式,尽全力将管网漏点发现在最早、解决在最小。
截至今年4月,该公司累计完成279处管网明、暗漏的检测与维修,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保证了管网供水压力,还强化了市区供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