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盲人程序员钟科(右2)的工位下,有他忠实的好伙伴每天陪伴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一边是完全失明的黑暗世界,一边是五彩斑斓的游戏天地,巨大的反差在一名全盲视障一级程序员的身上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32岁的钟科用键盘敲出的代码给出了答案。从专门为视障玩家打造的3D音频武侠手游《听游江湖之风云再起》,到打破“明盲隔阂”的卡牌手游《鸿盟天书》,再到完成升级、即将上线回归的可由视障玩家与正常视力玩家同台竞技的射击游戏《荣耀战场》,在游戏撰写的奇妙世界中,钟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自信,也让社会看到了视障群体的潜力和价值。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北京心智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探寻盲人程序员钟科的“游戏”人生。
幼年埋下游戏的种子 医学生自学编程考入互联网公司
钟科的人生,从一开始就与常人不同。先天性青光眼在他16岁那年,彻底夺走了他的光明。但在黑暗降临之前,游戏的种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完全失明后的钟科进入北京市盲人学校学习,在那里,盲文成了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他努力学习盲文知识,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充实自己。2012年,他被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录取,进入医学系针灸推拿专业学习。然而,自身的身体状况让他逐渐意识到,这个专业或许并不适合自己。“我身体比较弱,做针灸推拿需要一定的力气,我感觉有些吃力,而且我心里一直对电脑编程更感兴趣。”
从小对电脑的浓厚兴趣,在大学期间再次被点燃,钟科毅然决定自学编程开发。对于一个视力障碍者来说,学习编程的难度超乎想象。没有视力,无法像常人一样通过眼睛写代码,“我只能依靠读屏软件,一行一行地‘听’代码。这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困难。” 早期,没有任何辅助手段,他只能靠自己逐行读取,凭借敏锐的听觉和强大的记忆力,去发现代码中的问题,一点点构建编程知识体系。遇到复杂的逻辑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他就查阅教材和电子版资料,不断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五年间,钟科在完成医学课程的同时,自学的编程也小有成绩。他编写了许多实用的小工具,“我将汉字笔记转换成盲文后打印出来,便于背诵使用;开发了自动输入学号的小插件,让上网更加便捷;还制作了盲人版的华容道、国际象棋、五子棋等智力类小游戏。这些小工具虽然不算特别复杂,但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可太大了。”这些成果不仅方便了自己的生活,也被他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收获了大家的认可和赞扬。“当同学们用着我做的工具,还夸我厉害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每一次成功编写代码,每一个被他人肯定的小工具,都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也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自信。
成功应聘互联网公司 用声音为盲人构建起游戏世界
成立于2017年的北京心智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视力障碍人群打造移动互联网社交及娱乐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企业。这里的视觉障碍员工比例曾占比达30%,有产品经理、脱口秀网红主播、新媒体品牌运营。2021年钟科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大学毕业后曾尝试过按摩、产品测试、独立开发者等多个岗位的他,在朋友的推荐下,鼓起勇气和明眼人一起应聘心智互动程序员,并凭借自己的实力顺利入职,开启了“游戏”人生。
初入公司,钟科既激动又紧张。公司和谐包容的氛围,同事们的热情帮助让他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在这里,残障者和非残障者同岗同酬,大家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钟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专门为视力障碍人群开发的《荣耀战场》,这是一款即时射击类游戏。当他加入时,游戏已经上线运行了一段时间。他的任务是负责服务端的维护工作,包括玩法制作、新功能开发和故障修复。
“人们很难想象,在黑暗的世界里玩吃鸡游戏会是什么样?我在哪?我的敌人在哪?”提起游戏,钟科如数家珍,“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声音,我们依靠3D音频为视力障碍者构建起了一个声音的游戏世界。”通过在地图不同位置布置定位音频,让视障玩家能够凭借声音确定自己的位置。比如,听到敲钟的声音,就知道附近有钟楼;听到瀑布水流声,便能判断自己身处瀑布旁边。同时,针对怪物等元素,也通过声音提示,帮助玩家感知游戏场景。为了让声音更加逼真、贴合游戏题材,团队需要反复录制和调整。这种通过声音构建游戏场景的方式,可以在视障玩家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独特的虚拟世界。
开启游戏“明盲融合”新赛道 用代码书写“平等”
2023年,钟科作为服务端主程开发的卡牌手游《鸿盟天书》上线,这是一款“明盲融合”的新游戏,其设置了针对明盲双方的不同操作模式,实现了同端同游。明盲玩家可以一起培养卡牌英雄、开拓宏伟城池,并在战场上彼此结识、并肩作战。《鸿盟天书》自正式上线后,总注册人数超过10万。
如果说《鸿盟天书》是融合的起点,迭代升级后即将上线的《荣耀战场》则是钟科团队对技术与创意的更大考验。作为全球首款“Audible FPS”(可听化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这款曾以3D音频构建视障专属战场的作品,如今正经历从“黑屏听音”到“明盲共战”的升级。
“最大的挑战是公平性——明眼人依赖视觉,视障者依赖听觉,如何让两者在同一战场平衡?”钟科回忆起无数次头脑风暴的场景,团队成员常为一个音效定位或操作逻辑争论数小时。最终,他们找到了破局之道:在某些环节的设计中,对明眼人和视障者都进行限制,拉平双方的信息获取和操作能力。比如,限制明眼人的视觉范围,同时限制视障者的听觉范围,让双方在同一个尺度下进行游戏。部分信息明眼人也需要依靠听觉获取,从而实现公平竞技。“打游戏时,你的对手很可能是一名视力障碍者,他的反应速度和战斗力甚至不比你差,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心智互动的工作经历,让钟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谈及未来,钟科的目光投向了更高的目标:“我想考研深造。”在工作之余,他正在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学习,为考研做准备。尽管目前北京尚无高校计算机专业招收视力障碍研究生,但他仍然在联系多所院校进行沟通,“障碍总会有,生活告诉我,现在的每一步尝试都要充满希望。”(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