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阿拉善5月15日电 (记者 刘宏章 通讯员 马玉)5月15日,记者从额济纳旗国有林场获悉,近日,额济纳旗国有林场申请的“一种胡杨树的取种设备”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被颁发专利证书。这一成果标志着额济纳旗国有林场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了独立完成实用新型专利零的突破。
胡杨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关键树种,对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额济纳旗拥有广袤的胡杨林,是我国胡杨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长期以来,胡杨种子的采集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受人力和时间限制,难以满足大规模生态建设和科研对胡杨种子的需求。
此次获得专利的取种设备,采用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机械原理,成功攻克了传统取种方式的难题。设备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其输出端驱动第一驱动轮转动,再借助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轮转动时,第二驱动轮也随之同步转动,第二同步带进而带动第二从动轮,最终驱动辊转动,驱动辊又驱动打种杆旋转,实现对胡杨种子的高效拍打收集。相较传统手工操作,这款取种“神器”具有大幅提升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取种质量稳定等优势。
据了解,这一专利的获得,是额济纳旗国有林场长期致力于胡杨生态保护和科研创新的结晶。未来,随着该取种设备的推广应用,将极大推动胡杨种子采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为胡杨的繁育复壮、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以及“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提供坚实的种子保障,助力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上一篇:定格在血脉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