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蔚)5月13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5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的《2025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产业新城运营商通过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赋能,从“千城一面”转向“一城一策”,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升级,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另外,产业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增申请、上市及扩募产品较去年同期明显变多。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产业新城运营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参与者,结合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人口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构建了差异化的产业体系。城市产业运营从“千城一面”转向“一城一策”,构建了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了《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健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能效提升,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
为此,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城市产业新城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将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体系绿色化、土地节约集约化、园区管理数智化”方向升级。
刘洪玉认为,产业园区、商业地产、公共设施及住宅社区等场景作为产业新城的基本单元,在产城融合的浪潮下对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升。产业新城运营商通过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化数字平台,可以实现安防监控、能耗管控、设备运维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运营。
据介绍,在绿色化方面,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单元开发+垂直工厂”模式,有效提升用地容积率,通过地下物流廊道和屋顶光伏系统,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率和清洁能源占比双提升。同时,运营商创造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新范式。随着数字技术、绿色金融、循环经济等新要素的持续融合,使得生态基础设施的智慧化运营开启新可能。
针对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宏任认为,当下老旧园区改造的机遇已从单一建筑更新扩展到数字化、产业化、金融化、民生化的多维生态构建,运营商应围绕空间更新+生态构建等手段,切入细分领域,实施轻重并举的发展战略。“轻重并举并非简单叠加两类业务,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产持有与服务输出的协同效应,其核心在于以重资产为物理载体,以轻资产为价值引擎,形成闭环生态。”朱宏任表示。
下一篇:济阳城管开展“六书一卡”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