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起的
本报讯 去年12月,青年工程师张先生(化姓)因项目攻坚连续熬夜,逐渐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频繁觉醒等症状,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一个月后,长期睡眠剥夺引发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丧失、自我价值感降低等抑郁表现。今年1月,张先生被诊断为中度焦虑、重度抑郁伴失眠症,近日在省人民医院麻醉治疗(睡眠)门诊接受麻醉睡眠治疗后逐渐恢复。
什么是麻醉治疗?该院麻醉治疗(睡眠)门诊副主任医师俞晓东介绍,传统抗抑郁药通过调节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来间接改善情绪,需要长期积累效果,通常需2-4周起效。而麻醉快速抗抑郁药物直接作用于谷氨酸系统(大脑主要的兴奋性信号系统),能快速调整神经可塑性,修复情绪相关的神经回路。针对于有自杀、自残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该治疗方法能快速消除其自残、自杀的想法。麻醉睡眠诱导治疗机制是,麻醉医生在多参数监护仪及多模态脑电监测下,应用“仿生”睡眠药物,调控具有调节睡眠功能的脑区,从而诱导仿生睡眠,人为制造睡眠,控制失眠患者的睡眠周期,重建失眠患者的睡眠节律,从而有效改善失眠。这种机制适合长期失眠、安眠药治疗效果欠佳、安眠药依赖、失眠与抑郁共病、传统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患者等。
下一篇:海口一商行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