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店里没有一位顾客,但单日销售额已达百万元——北京商业领域的“新物种”Iceland Lab(埃丝蓝实验室)近日在门头沟落地,标志着英国最大冷冻食品超市正式叩开中国市场大门。占地6800平方米的空间融合了进口超市、花车市集、实景直播等多元场景,将通过工作日线上直播与周末节假日线下零售的有机结合,开启一场新零售创新实验。
新零售实验室开到门头沟
京西智谷园区内,新亮相的埃丝蓝实验室充满英伦风情。错落有致的红色花车和冰柜陈列着披萨、冰淇淋、甜品、速食等进口商品,配以大屏幕上流动的街景,让人仿佛走进欧洲街区。有趣的是,店内见不到顾客,只见多位电商主播面对镜头介绍商品。
这是首旅集团旗下首旅慧科与英国最大冷冻食品超市Iceland联合打造的实验室。不同于传统超市,它有些“四不像”,既是电商直播基地,也是购物场所。6月线下对外开放后,顾客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到门店购物,目前可通过其在各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下单。
“它让我想起了在英国留学的日子”“在英国的时候基本每周都会光顾”……在社交平台上,埃丝蓝实验室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一位归国留学生说,每当期末考试临近,没时间做饭,他就会去Iceland买喜欢的美食,用微波炉或空气炸锅加热后就能快速食用。
虽然线下还未对外开放,但基于在全网开设的数十家线上店铺和社交平台自营账号,埃丝蓝实验室每天直播超30场。除了真人主播,基地还采用AI数字人主播、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搭建了百余个AI直播账号矩阵,希望以AI技术实现对传统商业的变革。“目前平均每天的网络曝光量超50万人次,这抵得上一家上万平方米大型商超一个月的客流量。”首旅慧科常务副总经理于晓洋说。
英国企业借新模式打开中国市场
其实,这家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观察已久。早在2018年,公司就试图通过京东全球购进入中国市场,在京东海外旗舰店上线自有品牌产品,但由于定价不匹配、渠道错位和文化差异等原因,运营并不成功,最终关闭了线上旗舰店。
因此,当首旅慧科2024年初赴英国与其接洽时,这家英国企业显得既惊讶又疑虑。这次能否成功?北京企业的创意和诚意打动了他们。
“Iceland不只是一家连锁超市,而是专做低温食品的企业,供应链能力覆盖全球,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具备很强的新品研发能力。”于晓洋回忆,公司在深度调研后,决定以“供应链+MCN+AI”的创新模式,将其引入中国市场。
自4月29日线上运营以来,埃丝蓝实验室单日销售额在100万左右,有头部达人参与时可达300万元至500万元,半个月的整体成交总额达1300万元。于晓洋介绍,门店月平效(每平方米在一个月内产生的营业额)达到近万元/每平米,是传统超市的数十倍。
本土化生产提升竞争力
面对巨大市场机遇,不少外资商超都在加码中国市场。包括北京昌平店在内,山姆计划今年在中国新开8家店,创历史纪录。面对激烈的竞争,埃丝蓝实验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消费者反映,在英国当地,Iceland冷冻披萨等热门商品的价格约为1英镑,进入中国市场后,披萨售价在40元人民币以上。于晓洋解释,这是因为存在关税、冷链物流等成本。为提升性价比,公司已开启本土化探索。
据悉,Iceland已对首旅慧科开放在中国境内的供应商和生产商,通过打通本地化供给链路,逐步实现国内本土化供给。公司还启动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品研发工作,定制符合中国消费者偏好的产品。
不仅如此,国内产品出海也已提上议程,一些北京特色美食将输送到Iceland英国门店,而北京企业的AI解决方案也有望走向海外,实现产品双边贸易和技术出口的双轮并轨式发展。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Lewis Neal表示,埃丝蓝实验室不仅是中英商贸合作的新亮点,更是两国在人工智能和产业应用领域智慧碰撞的结晶。“期待以此为起点,为两国企业提供跨境创新范例,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更多领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