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一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研讨会(FOCRAII)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由国家气候中心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省气象局协办,来自亚太地区10余个国家和地区,WMO秘书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埃塞俄比亚、埃及、英国、新加坡气象局,以及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部、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市即墨区政府等国内外专家代表,现场或线上参会。
WMO亚洲和西南太平洋区域办公室主任本·丘吉尔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FOCRAII对于加强气候监测、评估和预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希望与会代表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气象、水文等相关工作能力,提高气候信息的可获取性,向亚洲区域利益相关者和社区供给更有意义、更有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
WMO天气、气候、水文、海洋及相关环境服务与应用委员会(SERCOM)副主席阿达哈塞纳·索帕赫鲁瓦肯致辞时指出,各方要将气象科学转化为气象服务,更好地支撑科学决策,助力不同国家和地区增强气候韧性,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本次会议特邀部分代表围绕区域气候工作、全民早期预警的中国实践、本国气候业务服务等作报告;会议还将围绕近期气候特征、次季节-季节气候预测和季节气候预测等进行深入研讨,并形成WMO二区协各会员一致通过的预报结论;另外,与会人员还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进行了交流研讨。
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北京气候中心作为WMO区域气候中心的作用,最终会商意见经各参会方确认后将上报WMO有关机构。
据悉,自2005年以来,FOCRAII已举办21届,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2个为WMO二区协会员)的720多位境外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其中160多位代表同时参加了相关培训。
(作者:刘淑乔孙源胡川叶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