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中央和地方促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尤其是上海车展的举办,以及“五一”期间各地汽车展会的火爆,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消费。汽车展会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增长潜力,成为拉动消费、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
车展提振汽车消费
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4月23日至5月2日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中外企业携超百款新车及前沿技术亮相。这场国内顶级车展并没有减弱同时间其他城市车展的热度。
在距离上海只有约100公里的苏州,苏州五一国际车展在上海车展举行期间开幕,展会火爆程度再创新高。据苏州车展主办方的数据统计,在5月1日至5日为期5天的展会期间,苏州车展共吸引观展人数超过29万人次,展会期间成交车辆近2万台,成交总金额近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苏州市新域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建明表示,苏州车展的规模和品质持续稳步提升,新能源、智能化成为车展的突出特点,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在参观人数、销售数量、成交金额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苏州车展已经成为每年五一假期期间,苏州旅游和消费的一个重要“打卡点”,不仅丰富了百姓假期生活,也有效提振了苏州以及华东地区的汽车消费。未来将进一步创新服务,搭建好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平台,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助力汽车市场消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据了解,作为华东汽车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苏州车展每年“五一”和“十一”期间举行。自2014年创办以来,苏州车展在展会面积、参展企业、观展人数、成交量等方面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已经成为继上海车展之后,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展会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苏州车展也越来越为消费者、汽车企业所重视。
不仅是苏州,“五一”期间,天津、西安、杭州、乌鲁木齐等城市都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汽车展览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参与,并且在政府补贴加持、车企经销商让利、主办方补贴等多重助推下,汽车消费呈现火爆态势。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假期前4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达88亿元。“五一”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13.7%。
政策推动效果显著
“这次购车可以享受多重补贴叠加,最高能省近4万元。”在五一苏州车展上,某品牌汽车展台前的销售顾问向顾客详细介绍优惠政策。
据了解,苏州车展推出“三重优惠”政策,包括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苏州新能源汽车补贴,以及多重购车补贴叠加等。同时,为促进现场销量,释放消费动能,所有参与苏州车展的厂家都带来了车展专享购车优惠,包括巨额补贴、特价车型、购车红包等,主办方还提供了购车抽现金活动。这些措施为购车消费者带来真正实惠,激发了人们的购车热情。
“政策促消、车企让利、展会赋能”成为各地推动汽车消费的重要模式。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通过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补贴、充电设施建设等多维度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各地方也同步推出配套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而从今年初起,各汽车企业也进一步推出汽车消费优惠措施。尤其是从4月下旬开始,多家车企密集推出降价、补贴等优惠措施,并提前发布了五一出行提示,为用户提供免费车辆检查、充电优惠、车胎租赁优惠等服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相关政策的助力下,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国家层面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各地方也纷纷出台配套的促消费政策,众多车企还推出置换、报废等补贴政策,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车展平台效应显现
在各地拉动消费的政策推动下,汽车展会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汽车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场地,其作为吸引流量、促进消费的平台作用越来越显现。
例如,除了车辆展示外,苏州车展设置了多种沉浸式体验区,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向观众展示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方向,让前来观展的市民游客亲身体验智能科技为汽车生活带来的便捷与智慧。同时,美食市集上长达8米多的巨型龙虾盘、20种创新口味小龙虾、苏式点心等让观众看车之余还可以大饱口福。其他包括非遗手作、潮玩好物、音乐演出等等,为观众提供全方位休闲体验。
主办方介绍,苏州车展除了成为苏州市民“一站式购车”首选平台外,已经成为苏州五一、十一假期期间集汽车消费、文化、旅游、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成了苏州假期“必去的打卡地”。
展会已经成为一个吸引流量,促进消费的平台。在这里,展会主办方和参展的企业不会担心没有客流,而是会操心客流太多了照顾不过来。
例如,在苏州车展现场,很多观众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展台上满满都是看车的观众,室内洽谈区也是坐满了准备下单的顾客。很多观众表示,展会上可挑选的车型多、优惠多,就等着在展会上出手购车。
专家表示,五一期间,全国多地密集举办了各级别的车展,为促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政策推动下,汽车展会已经成为拉动线下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展会的平台作用,为企业引流量、聚人气,为促消费做出更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