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
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将开启全球“太空计算时代”新篇章。
最高单星算力:每秒744万亿次
本次发射的一箭12星,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每秒744万亿次计算),整体具备5POPS(每秒5千万亿次计算)在轨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计算)。
发展太空计算有什么意义?
专家介绍,随着巨型星座组网成为全球航天发展趋势,传统的“地面发指令给卫星-卫星执行-传回地面”模式面临挑战,需要大量的星上自主决策和运行系统,这对太空计算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智能网联卫星能够实现在轨自主采集、分析、决策,将大幅提升卫星数据应用的质量、效率、空间。
四川造
12颗计算卫星均是四川造
P03要闻
上一篇:共富新区绽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