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红霞 通讯员 张国铭 朱林科) 5月13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5月9日,西宁市湟源县林业和草原局联合青海三叶草生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湟源县开展国家重点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评估调查时,在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尔干村林区内记录到1只灰白色的小型鸟类,根据现场调查拍摄图片及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为小灰山椒鸟(Pericrocotus cantonensis),为青海省鸟类新纪录。
小灰山椒鸟,隶属于雀形目山椒鸟科山椒鸟属鸟类,体长约18厘米。雄鸟头顶中部到枕部及耳羽后方呈炭灰色,头部其余部分白色;背部至翅膀上覆羽灰色;飞羽黑色;尾羽深褐色,最外五根尾羽尖端至内侧逐渐增多为白色;下体白色,胸部和两胁带有灰白色。雌鸟头部和枕部颜色较淡,上体灰色;下体全白。栖息于低地和山脚林地,冬季常集群活动。繁殖于中国中部、东南部等区域,冬季迁至中国南部、西南等区域。
湟源县此次记录到的小灰山椒鸟为青海省首次发现,发现时该鸟在林区内觅食昆虫,结合其在国内的分布区域和迁徙路线,考虑出现在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尔干村林区的这只小灰山椒鸟为迁徙迷路的个体。在此之前,青海省明确有分布的山椒鸟科鸟类仅有1种,为长尾山椒鸟,夏季繁殖于青海东部的循化、民和及青海南部的班玛、玉树等地。
2023年以来,省林草局已在全省33个县域开展国家重点物种调查监测工作,成效较为明显,特别是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发现县域新纪录鸟种斑尾榛鸡,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发现红喉雉鹑、灰背隼、反嘴鹬等8种县域新纪录鸟种。我省将继续加大物种调查监测力度,尽快摸清全省野生动物资源分布及栖息地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做好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