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镇馆之宝”军粮经纪密符扇、雕刻着持戟卫士的石门、萌态十足的镇兽和汉釉陶狗……历经近半年闭馆改造,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昨天(13日)焕新亮相,游客无需预约即可参观。189件展出文物中,有100多件是首次亮相。通州区博物馆文创空间也将在今年内亮相。
坐落于通州老城西大街上的通州区博物馆,是一座古朴的二进四合院。这座小院本身就是文物——万字会院,属于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镇馆之宝’在哪儿?”70岁的任利民是通州区博物馆焕新亮相后首批参观者之一。按照讲解员的指引,她来到博物馆二进院,“镇馆之宝”宝光寺铜钟就摆放在院子中间。这座高1.7米、口径1.1米、重1.75吨的铜钟,铸造于明朝景泰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通州区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军粮经纪密符扇,就藏在宝光寺铜钟北侧的房子里。它是一个扇面,画着100个神秘符号。漕运的年代,军粮经纪检验完粮食后,就会在粮袋子上画上独属于自己的密符,便于上级依符查验。
从小在通州长大的任利民,对密符扇旁边燃灯塔文物柜兴趣浓厚,“这可是通州地标!一枝塔影认通州。”展柜中有5枚塔铃、2块砖雕、1面铜镜、1块砖刻,均为燃灯塔历次修复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珍品。
首次亮相的文物中,还有一些来自私人捐赠的。燃灯塔文物柜所在的展厅里,挂着一幅《八里桥之战》英国版画。版画下有一行英文,大意为“皇家龙骑兵禁卫军跟八旗兵在北京附近的遭遇战”。通州区博物馆馆员郝一航介绍,版画最初印在英国《伦敦新闻画报》上,创作时间大概为19世纪中叶。大约20年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吴十洲教授在英国旅行时买下它,后赠予通州区博物馆,填补了通州区博物馆无版画类文物的空白。
记者了解到,密符扇已经有了文创产品,接下来通州区计划聘请专业团队为颇具“网红气质”的镇兽、汉釉陶狗设计文创,通州区博物馆文创空间也将在今年内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