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科创板公司在创新之路上持续奋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我国产业升级与全球科技竞争注入强劲动力。《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统计,超八成科创板公司核心产品聚焦自主可控,超380家公司的850余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全方位突破,有力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布局。
年报数据彰显科创板公司创新实力。2024年,科创板全年研发投入总额高达1680.78亿元,是净利润的2.5倍有余,同比增长6.4%,近3年复合增速达10.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在A股各板块中一马当先,其中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20%。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研发人员总数达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30%。当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累计发明专利超12万项,中芯国际、信科移动等行业龙头专利储备均超万项。此外,累计138家次公司牵头或参与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要奖项,超六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4家跻身单项冠军企业行列。
丰硕的科技成果正加速走出实验室,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推动27款国产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16款产品的32项适应症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在肿瘤、心脑血管、罕见病等关键治疗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半导体设备企业将技术转化为芯片制造高端设备,2024年出货量超16000台,驱动营收同比增长39%。
近年来,科创板公司锚定自主可控目标,凭借自主研发与产业并购双轮驱动,全力攻克技术难题,增强重点产业链韧性。
华海清科是典型代表。基于数十年自主研发经验,其化学机械抛光(CMP)装备、减薄装备等主流机型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技术代差,产品基本覆盖国内12英寸集成电路大生产线。
除了在现有技术上创新迭代,科创板公司积极投身“从0到1”的源头创新,推动“中国新质造”走向世界。超60家公司推出全球首创性产品,引领医疗装备、第三代半导体等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中表现卓越。科德数控的高端数控机床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实现1300余台规模化应用;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等100余台全球或国内首台重大装备,成功应用于200余项国内外重大工程,彰显“大国重器”实力;中控技术2024年陆续推出时间序列大模型TPT、新一代通用控制系统UCS等创新产品,助力流程工业迈向“少人化、无人化、高度智能化”,为客户节省投资成本。
同时,科创板公司深度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下游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虹软科技将视觉人工智能底层算法从智能手机拓展至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领域,目前搭载其技术的车型超100款,量产车辆数百万辆;金山办公依托WPS AI产品将AI技术融入办公场景,助力金融、制造、消费等行业客户提升办公效率与质量,实现数字化转型;奥比中光专注3D视觉感知技术,打造机器人“眼睛”,其双目结构光3D相机等产品适用于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
上一篇:央地综合施策 激活消费“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