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便秘,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实质远比字面意思复杂得多。它不仅关乎排便次数的减少和体感上的不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体消化系统的健康程度。当这些区域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诸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就会导致排便困难、排便量减少、排便次数降低。通常情况下,便秘可界定为:每周少于3次,以及排便后的不尽感等一系列症状的出现。
便秘的病程若迁延不愈超过六个月,则会进一步被诊断为慢性便秘,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在深入探讨便秘的本质以及防治方法时,我们先来看一则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4%的人口受到便秘困扰,在老年人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30%以上。换言之,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患者因便秘而遭受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出口”有问题,从“进口”想想办法
先来说说,有没有办法预防便秘?
“出口”有问题,从“进口”想想办法。那就是增加合理饮食。
什么叫合理饮食?我们的建议是多吃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被誉为肠道的“清道夫”,它能有效增加粪便体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摄入五谷杂粮(如燕麦、糙米)、蔬菜(如菠菜、芹菜、胡萝卜)、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草莓)。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为我们的肠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要喝水,喝足够的水。水分是维持肠道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每日饮水量应达到约2000毫升,尤其是在清晨空腹时,饮用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发生。
此外,避免过度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说到吃,还有一条,要适当摄入脂肪。适量的植物脂肪摄入对肠道健康很重要。香油、豆油等植物油以及核桃、芝麻等富含植物脂肪的食物,能润滑肠道,帮助粪便顺利排出。但要注意的是,过量摄入脂肪会带来其他健康问题,因此应保持适量摄入。
说完吃,再来说说生活习惯问题。
医生会建议“定时排便”,因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预防便秘至关重要。特别是早餐后,利用“胃-结肠反射”这个生理现象,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此外,避免在排便时玩手机、看书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以免干扰正常的排便过程。
日常生活中还要避免久坐。久坐不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增加便秘风险。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瑜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血液循环。
精神因素对肠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有助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当遇到压力时,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对肠道的负面影响。
此外,自我腹部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便秘预防方法。选择仰卧位,以手掌为中心,适当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约10分钟。这种按摩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和排便。
从药物到手术,多种方法重塑生活习惯
一旦便秘了,从轻度到重度,如何治疗?
如果是轻度便秘,建议从生活方式调整做起。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对维持肠道健康很重要。因为睡眠不足会干扰正常的生理节律和代谢过程,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在饮食方面,除了继续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外,还应注意减少辛辣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肠道负担,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
另外,散步、慢跑等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和血液循环,有助缓解便秘症状。要注意的是,运动应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改善便秘症状或症状较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
益生菌:近年来,益生菌在治疗便秘方面逐渐受到关注。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和分泌,从而改善便秘症状。对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便秘患者来说,益生菌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缓泻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肠道内的水分和软化粪便来帮助排便。常用的缓泻剂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等。它们通常较为温和,适合长期便秘或慢性便秘的患者使用。但请注意,长期使用缓泻剂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
中药:中药在治疗便秘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一些中药如大黄、番泻叶等具有泻下作用,能帮助患者排便。但请注意,中药的使用也应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避免盲目使用或滥用。
刺激性泻药: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肠道黏膜来增加肠道蠕动和分泌,从而促进排便。但刺激性泻药通常副作用较大,如腹痛、腹部不适等,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和依赖性。因此,在使用时应格外小心,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对部分难治性便秘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此时,可以考虑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或手术治疗等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法。
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通过电子仪器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和姿势的治疗方法。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患者可以学会如何控制肠道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改善肠道功能并缓解便秘症状。
对因器质性病变(如肠道狭窄、肠道梗阻)导致的便秘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变组织,恢复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彻底治愈便秘。但请注意,手术治疗有风险,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慎重选择和开展。
总之,便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当然,解决这一难言之瘾的过程中,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医生)
原标题:《便秘困扰全球约14%人口,医生为什么说早餐后这个时机很重要》
栏目主编:唐闻佳 文字编辑:张菲垭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作者:邵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