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市总工会会议室,几名外卖小哥、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带着同行的期盼,早早落座。重庆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停车难”面对面交流会在这里举行。
在座的还有政协委员工作室成员、渝中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和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
“今天市总工会组织召开交流会,是想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停车难’问题。”重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余季平介绍了交流会的议题。
“街边的人行道上规划了一些摩托车临停车位,但长期被占用,同时很多商业区没有设置临停车位,导致我们在停车取餐、送餐的过程中,车被拖走或被锁的情况时有发生。”外卖小哥何应学率先打开话匣子,“能否请工会协调相关部门,在商户集中的区域设置固定、限时的临停区域。”
已从事网约车服务7年的刘应明说:“这些年,工会建了好多工会驿站,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可是一些驿站没有设置临停车位。希望市总工会能在有条件的工会驿站外增设临停车位,这样我们歇脚的时候也能更安心。”
网约车司机游黎补充说,近段时间,他在多个工会驿站体验了接水、如厕等服务,“一些工会驿站设有停车场,希望能在停车场加装充电桩,让我们可以在休息的同时给车充电。”
“老旧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也没有专门给快递员停车的区域,好多‘菜鸟驿站’开在背街居民区,道路本来就窄,还装了隔离栅栏,为了不堵路,我们送货经常得绕道走很远。商业街区停车位也紧张,送货车改装后,好多车位停不进去,我们赶时间的时候只能在路边临时停靠。”快递小哥易继银说,希望在快递集中区增设临时送货停车位并标明快递专用停车时段,同时请相关部门牵头建立与社区、物业沟通机制,为快递员的工作争取更多便利。
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们提出的问题,重庆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刘星介绍了工会驿站建设以及目前开展停车服务等情况,并现场做出回应。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建成工会驿站5606个。其中,主城区228个驿站,可提供机动车临停车位1300余个,安装充电桩的有50个,提供摩托车临停服务的站点有360个、车位1600余个。另有400多个工会驿站具备设置临停车位的条件,但由于客观原因暂未开通。
“市总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确保具备停车条件的工会驿站无条件提供临停服务。对联建的工会驿站,将指导各级工会与联建单位一道进行可行性论证,因地制宜推动有条件的工会驿站最大限度提供对外停车和充换电等服务。”刘星的答复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
与会政协委员指出,解决“停车难”需要多部门联动,市政部门要有合理规划,职能部门要定期治理乱停乱放问题,还要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安全宣讲,引导大家合规合法停车。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重庆市停车管理中心、市交巡警总队、渝中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结合各单位的职能职责一一回应。据悉,《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对临时停车场的设置管理予以了规范,明确了住宅小区内合理设置停车泊位的相关规则。届时,各部门将紧密围绕条例的要求推动各项政策精准落地,切实为劳动者排忧解难。同时,各部门将与重庆市总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收集劳动者的诉求并及时反馈。
交流会上,各方畅所欲言,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停车难”问题把脉开方,积极建言、协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