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立法推进会、7轮草案修改、逐条研究全区近80个单位专家近百条修改意见……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聚焦民族团结、东盟合作、数字变革、向海图强和安全保障五大战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加快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工作作为积极回应社会对极端灾害性天气应对的关切、“开门立法”筑牢安全防线的重要举措,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的开门教育好做法、干字当头好作风运用在推进立法修订过程中,使该项工作既彰显政治高度、实践深度和民生温度,也跑出了广西气象时不我待抓落实的新速度。
“精细化气象服务已成为港口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帮助我们科学应对天气变化,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总调度室主任夏福祥体会颇深。防城港市气象局持续问计于企,建立与码头调度中心的实时数据共享机制,使气象信息直接对接生产系统,以气象之“智”助力码头生产再提速,成为港口作业的“智慧参谋”。在今年4月12日至13日出现的极端大风天气过程中,该局提前向港航企业精准推送精细化预警信息,助力港口及时调整船舶靠泊计划,有效保障装卸作业安全。
与此同时,《广西低空经济气象保障能力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自治区气象局贯彻落实“观测即服务”理念试点工作方案》等多个方案相继出台。坚持开门教育让群众可感可及,不断优化完善面向应急管理、低空经济、能源、交通物流、东盟合作等领域和典型场景的气象服务体系,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重点工作,正是广西气象部门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提振党员、干部“敢想敢做敢担当,争先争优争一流”精气神,聚焦践学于行出实效的一个缩影。
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气象局突出责任落实,紧扣目标细化明确18项具体举措,统筹抓好“学、查、改、促”四篇文章,党组带头围绕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气象合作体系、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平陆运河建设、深化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深入基层、部门、企业等单位调研,谋划推动广西气象高质量发展。
广西气象部门党员、干部突出学有质量,建立党组带头学、党支部跟进学、青年干部争先学、教育培训深化学的“四学联动”机制,通过人工智能、专业气象服务等为主题的“八桂气象讲堂”、青年理论宣讲比赛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学习,持续增强筑牢作风建设堤坝、抓好贯彻落实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作者:赵艳玲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