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岳阳发布
5月10日
随着岳阳洞庭湖区旅游航运
建设工程一期
(南岳坡旅游码头迁址提质)
项目正式完工
这座由货运码头华丽转身的
现代化旅游客运码头——
华菱港旅游码头
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
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
为即将启幕的
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
献上重磅文旅厚礼
城景共生,可看可游可打卡——
旧货运码头变身“长在湖边的风景”
穿过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记者首先被新建成的华菱港旅游码头游客中心的独特造型吸引——三层建筑采用“新建如旧”理念,清水混凝土墙面保留着工业风的粗犷质感,异形高低跨张拉膜屋顶如展翅飞鸟,旋转楼梯从一楼直贯三楼,仰头可见玻璃穹顶外的流云徘徊。
“这是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王辉的设计,希望建筑能成为‘生长在湖边的风景’。”市城投集团项目负责人李震兵一边引导参观,一边介绍。
步入一楼候船厅,挑高空间通透敞亮,左侧墙面预留的照片墙尚未张贴照片,却已让人联想到未来游客在此定格笑脸的场景。
拾级而上,二三楼观景平台视野豁然开朗:西侧,君山岛如青螺静卧碧波;东南方向,洞庭渔火季主舞台轮廓清晰;低头俯瞰,22个小型游艇泊位与15个中型游艇泊位沿港池排列,U型浮桥随水波轻晃,仿佛在邀请人们登船遨游江湖。
从货箱林立的货运码头到“可看可游可打卡”的旅游驿站,这场“水上门户”的蜕变,不仅是岳阳对黄金岸线的重新激活,更是对“城景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
着眼“民生视角”提升旅游体验——
水上门户”也是居民亲水的“城市阳台”
“开航后,从这里到君山岛仅需15分钟,比陆路节省近一小时。”走在游艇泊位区的铝合金搭板通道上,李震兵指着远处航线图介绍,环湖旅游航线将串联洞庭湖、城陵矶三江口、君山岛、飘尾等景点,“未来,这里将成为游客抵达岳阳的‘水上门户’,也是市民亲近湖景的‘城市阳台’。”
尽管尚未投用,码头已引发市民热议。在洞庭南路老街区,开了二十年服装店的王大姐感慨:“以前街坊邻居总说‘靠湖却看不到湖’,现在好了,以后来码头坐快艇的人多了,我的生意会更好了。”她的话语中,隐藏着对“旅游红利”的期待。
对于年轻市民而言,码头则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在社交平台上,“岳阳新打卡地”“码头日落攻略”等话题已悄然升温。“旋转楼梯、观景台、浮桥……这些元素太适合拍照了,等开航后一定要来拍组‘氛围感大片’。”网友“洞庭小鲤”的留言,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码头不仅是游客的观光点,更成为市民晨练、夜跑、观湖的日常空间,这种“民生视角”的考量,让文旅发展更有温度,也更具可持续性。
效果图“水上会客厅”串联起“楼岛湖馆园”——
精准定位激活“江湖联动”
全域旅游新动能
作为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点配套工程,项目改造用时仅四个月。“我们最大限度利用原有设施,既节约成本又缩短工期。”李震兵介绍,原有港池被改造为游艇泊位区,后方旧建筑重建升级为游客中心,“这种‘微改造、精提升’模式,既保留了码头的历史肌理,又赋予其文旅新功能。”
夜幕降临,码头景观灯调试开启。刹那间,从码头延伸至岳阳楼的沿湖灯光次第亮起,暖黄色光晕倒映在湖面,碎金般随波摇曳。
“夜游航线将是一大亮点。”李震兵说,游客可乘快艇穿行于光影画卷中,远眺岳阳楼的灯火璀璨,近观湖面上渔火点点——这幅“人在画中游”的图景,正是岳阳为旅发大会准备的惊喜之一。
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岳阳“水经济”的激活。在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岳阳选择以“水”破局,可谓精准把握自身特色。
根据规划,华菱港将定位为“洞庭湖旅游客船及游艇集散中心”,依托“一江一湖四水”水运网,推出长江游、洞庭湖生态水上游等产品,串联起“楼岛湖馆园”文化生态圈。这一规划精准将目光投向浩渺湖面,以码头为支点,撬动“江湖联动”的全域旅游棋盘。
站在华菱港旅游码头的观景台上,江风拂面,远处货轮与游艇共舞,近处游客的笑靥与湖光相映。这座“水上会客厅”,既是岳阳向旅发大会的献礼,更是向世界发出的邀约——乘一叶扁舟,揽八百里洞庭;登千年名楼,品忧乐天下情。